本篇文章1287字,读完约3分钟
过剩行业现在已经成为“热点”。 过去一季只在个别地区出现的词汇已经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甚至包括中国最大的煤炭省份山西。1月5日以来,山西太原供电分公司对部分高耗能企业实施了停电措施,同时对全市40多家高耗能工业企业实施了“三开四停”的停电措施。 事实上,由于煤炭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也采取了限电措施。从表面上看,这可能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和今年意想不到的低温雨雪。但实际上,一方面,这是煤电博弈进一步加剧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利益的驱动下,主要煤炭省份联手推高煤炭价格。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以地方为主导的煤炭重组大力开展,山西样品在全国推广,山东、河南、内蒙古紧随其后。重组的主要目标是关闭小煤矿,实行产业集中,导致产量下降和价格上涨。 目前,山西、山东、河南和内蒙古的煤炭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25%、7%、8%和16%,总量为56%,占全国煤炭产量的一半。此外,在地理上,以黄河中下游为界,上述四省的“整合”行动实际上牢牢控制了中原“堡垒”的煤炭供应。
电力公司遭遇“麻烦”
自2009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用电量的恢复,电力需求也不断增加。对于电力公司来说,需求增加的确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它们也面临着两个“担忧”,即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和煤炭供应短缺带来的“煤炭短缺”。 首先,自2010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给电力公司带来了相当大的成本压力。 在“市场煤、计划电”的背景下,自2009年以来,煤炭价格,尤其是电煤价格持续上涨。2009年1月5日,秦皇岛港山西优质混合动力煤的价格仅为600元/吨。截至2010年1月11日,其价格已攀升至805元/吨的高位,涨幅超过34%。与此同时,805元/吨的价格接近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并在最近14个月达到新高。 此外,随着传统煤炭消费高峰的到来和全国低温雨雪天气的出现,煤炭价格上涨速度较之前有所加快,最近几个月煤炭价格上涨速度明显加快,增幅达12%。 在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的同时,电价却停滞不前,这使得电力公司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2009年,市场预期将进行强有力的电价改革,除了从2009年11月20日起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上涨2.8美分之外,没有其他行动。 其次,一年一度的“煤炭短缺”今年呈现出更加剧烈的趋势。 2010年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关闭当地小煤矿政策的影响。山西是第一个重组煤炭企业和关闭小煤矿的省份。在政策的引导下,该省的煤炭产量逐年下降。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发布的数据,2009年前11个月,山西省煤炭产量为5.4928亿吨,同比下降2964万吨,降幅为5.12%。产量的下降导致了库存的下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国煤炭库存为1.82亿元,比上月末下降3.6%。 产量的短缺和库存的下降导致了中国频繁的煤炭短缺。近年来,湖南、湖北、江西和山西的煤炭供应一直短缺,导致频繁停电。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山西这个产煤大省也遭遇了停电的尴尬局面。当然,就山西的限电而言,它还包括在成本上升和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之间的博弈。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地方政府“整合”煤企推高煤价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