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5字,读完约4分钟
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601988)(601988)迅速“走出去”。
2008年底,招商银行(600036)(600036)纽约分行在美国曼哈顿麦迪逊大道535号开业;2009年底,工行(601398)(601398)在马来西亚和越南开设分行;中国建设银行(601939)(601939)越南胡志明市分行被许可;新年伊始,冉冉升起的新星福鼎银行宣布将在老挝设立代表处。
中资银行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出去?日前,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论坛上,招商银行行长马魏华就“中国银行业走出去”发表了精彩演讲,在观众中引起了轰动。
他表示,中资银行与西方银行最大的差距不在于产品或服务,而在于管理。六年后,招商银行基本完成了第一次转型,去年开始了第二次转型,目标是低资本消耗、可控风险、低成本、高回报。
顾客出去,银行出去。
西方银行需要资金,监管将会放松
马魏华说,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离开这个全球化。此外,中国银行国际化应该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是需求,二是机遇,三是挑战。
他解释说,有需求很简单。银行是一个服务业。当顾客出去时,银行必须出去。过去五年,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平均增长了69%。此外,中国的旅游消费、海外信用卡结算和支付也大幅增加。
“招商银行海外信用卡消费走在前列。去年金融危机严重,结算金额仍超过200亿美元。”马魏华说,我们需要刷中国卡。
“这场金融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马魏华表示,欧美银行的杠杆率远远超过20%,而巴塞尔协议对资本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西方银行想要去杠杆化,它们必须提高资本充足率,因此它们必须剥离数万亿资产。
马魏华还表示,西方银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潜在的收购和合并机会,因为它们在失败时需要资金。另一个外国监管机构也是如此。现在,当你需要去的时候,监管条件将会放松,包括美联储。最近,中国的银行可能放宽了对美国市场的准入。
“我们花了三年时间才批准在纽约设立代表处,又花了两年时间才从一个代表处改为一个分支机构,这仍然很快。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亨利·鲍尔森(Henry paulson)告诉我(他留在北京大学,会说一些中文),用一个词来概括美国的监管体系将是“混乱的”。他说,美国有许多监管机构,但也有许多没人关心的事情。”马魏华说。
“刘翔”绊倒了,我们获得了第一名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比刘翔强
马魏华说,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已经开业一年了,各项业务都很健康。现在,在美国有一个好机会。一些在美国的美资机构,如花旗银行在前期就遇到了一些大的市场大起大落,所以很多银行选择中资银行开户。
此外,过去中资银行很难在海外招聘人才,但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去中资银行。“我们纽约分公司80%是美国人。他们接受了招商银行的文化,非常热爱中国,因为他为我们工作。”马魏华说。
然而,马魏华说,“我们必须清醒。就像我们和刘翔赛跑,刘翔绊倒了,获得了第一名。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比刘翔强。我们不太熟悉国际市场的规则,没有在完全的市场环境中战斗的经验,金融危机也没有完全消退。”
他还提醒说,“虽然机会很多,但你可能看不到机会背后的风险。中国银行和西方银行的差距是什么?最大的差距不在于产品,不在于服务,而在于管理。”
对于招商银行新一年的战略布局,马魏华表示,招商银行去年开始了第二次转型。“第一次转型的目的是增加零售业务、中小企业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应该说,六年之后,我们实现了我们的目标。”
“目前,中资银行仍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利差收入高、管理粗放、成本高。因此,我们第二次转型的目的是降低资本消耗、控制风险、低成本和高回报。如果我们能在30年内完成,我们就有实力在未来的世界上竞争。”马魏华说。
标题:马蔚华:招行二次转型直指低资本消耗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