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6字,读完约3分钟

秘书张琳接到了一个来自中国海外的“奇怪”任务——她被安排在工作休息时间帮助“管理”一个名为“商业大亨”的网络游戏。老板给了她很多现金,只要她需要,就可以把钱扔进去。

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

商业大亨是一个商业模拟管理的网络游戏。玩家将从零开始扮演企业家的角色,在“自由城市”中奋斗,直到他们成为名人,建立强大的商业帝国。张林(音译)说了一句话,打破了“付钱”的心理:“在虚拟城市里,老板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工薪阶层。”

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

据《商业大亨》的创始人、动态网络公司的总裁吴梦(音译)说,不少“真正的大亨”都知道他们在这个网络游戏上投入了超过10万元。

中国网络游戏崛起背后的力量是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消费者、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然而,遗憾的是,网络游戏陷入了中国大型网络游戏的传统怪圈——缺乏持续创新和成功。

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

这也是一个文化和创意产业,好莱坞以“2012”震惊了人们。中国只能从《疯狂的石头》和《斗牛》等低成本电影中获得惊喜。

类似于电影,美国有魔兽世界,韩国有传奇。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中国网络游戏类似于低成本电影。我们怎样才能孵化出一个有内涵、有独立文化、有全球吸引力的产品?

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

创造力的商业化

技术的落后并不妨碍中国网络游戏团队探索将创造力商业化的途径。

"中国最早的一批三国游戏,其设计模式都是借鉴了国外的拉威娜和奥格梅."“铁杆”玩家吴梦向《蔡颖》记者坦承。

然而,技术的落后并不妨碍中国网络游戏团队探索一种将创造力商业化的方法。“中国的网络游戏更像是一种商品,”51wan的创始人刘洋说。

中国网络游戏商业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已经具备:第一,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和宽带互联网用户在中国;其次,大型网络游戏帮助中国培养了更成熟的付费用户,网络游戏比客户端游戏更方便、更休闲,而且不会占用玩家太多时间。

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

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收入已经占到全球网络游戏收入的一半。白领和学生是中国互联网付费用户的主力军。

目前,创意作品包装、人群定位、用户细分、客户服务、收入和游戏生命周期等。,已经成为中国网络游戏商业化转型的流水线。刘洋把这种转变比作“把黄瓜变成黄瓜洗面奶”。

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

此外,中国社交网络的爆炸性发展也是网络游戏的强大催化剂。“每个人都太熟悉‘偷菜’了。”吴梦认为,抓取停车位和快乐农场等小型社交游戏的流行是网络游戏的一场前沿战争。

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

“网络游戏不再缺钱,缺的是人,sns缺的是钱,但它只能‘粘人’;同时,网络游戏卖道具,社区卖广告。这两种商业模式是互补的。”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赵旭峰表示。

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

据艾瑞统计,依靠Renren.com推广网络游戏的千橡国际在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收入排名中排名第一,达到7700万元。

有中国特色的盈利模式必须提到联合经营。一些网络游戏企业家认为“联合运营”只是锦上添花,比如擅长平台运营的“51wan”。然而,独立运营一款网络游戏的创业团队,甚至有60%的收入来自联合运营,比如商业大亨。

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

据吴梦介绍,在国外没有联合经营模式。大多数国外网络游戏依靠道具收费和少量的产品投放来盈利。即使他们进入中国,他们也会采取代理模式,入乡随俗。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中国游戏产业将何去何从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