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7字,读完约5分钟
谷歌推出了nexus one,这是非常违反直觉的。众所周知,谷歌在过去两年推动安卓成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吸引了大量非顶尖或非正统的手机玩家,如t-mobile、verizon、中国移动、HTC、lg、三星和摩托罗拉成为其粉丝,试图颠覆诺基亚的塞班(symbian)、苹果的iphone和rim的黑莓(Blackberry)。现在谷歌突然想出了自己的手机,这相当于微软推出了微软品牌的个人电脑。摩托罗拉和三星还需要安卓吗?
然而,就因为这件事明显违反了商业逻辑,对它的各种理性解释就产生了。有人说谷歌无意深入涉足手机硬件终端,其核心是广告。谷歌之所以想推出这样一款终端,是因为它无法观看合作伙伴的表现。根据数据,在智能手机市场,这些制造商的总份额几乎赶不上苹果或rim的出货,所以谷歌只是做了一个模型机器告诉其合作伙伴:看,安卓机器应该这么做。
nexus one能彻底改变iphone的生活吗?至少,《纽约时报》不这么认为。它说nexus只能存储1.9亿个应用程序,而谷歌软件商店太小,只有18000个游戏。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很难期待iphone。nexus和苹果的唯一区别在于,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运营商,但用户是否在乎哪些运营商运营?
结论是,它可以与摩托车机器人竞争,但它远非iphone。差别有多大?事实上,众所周知,硬件没有质的区别,如果有的话。真实差异在手机中的应用。目前,苹果应用商店的应用下载量已经超过30亿次,超过10万个应用,而谷歌安卓商店只有2万个应用。“应用为王”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回到开始的问题,既然它是令人不快的,不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为什么谷歌推出自己品牌的手机?我个人认为,原因是谷歌意识到,在这个市场上,没有终端硬件平台,它不可能比苹果做得更好。
问题来了,这难道不是游戏规则变了吗?任何一个对it历史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苹果mac是如何输给ibm兼容电脑的:苹果封闭系统的机会成本太高了,而且它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肯定是最好的。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它很快被win-tel主导的开放垂直分工体系击败。还记得《硅谷小子》中的经典镜头吗?当乔布斯骄傲地向比尔·盖茨展示他的新mac有多酷时,盖茨奇怪地笑了。“你知道史蒂夫,没关系的。”
那时,盖茨首先意识到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他以低价甚至免费(盗版)将微软操作系统发送到ibm、康柏、戴尔、联想等各种品牌的个人电脑上,于是出现了“积极的网络马太效应”——使用微软操作系统的人越多,在其上开发应用的程序员越多,应用越多越好,微软用户越多。乔布斯那次被盖茨打败了。
当战场从个人电脑转移到智能手机时,情况如何逆转?苹果仍然是软件+硬件系统封闭的苹果,面对苹果的是谷歌(os)和上面提到的一群硬件供应商。封闭系统怎么能占上风?这是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区别吗?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就连乔布斯自己也说过,苹果的iphone在未来将会是一台电脑,而不是一部手机。谷歌的创新能力比今天的微软弱吗?也许连微软都不好意思同意这一点。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路径依赖”。pc行业垂直分工体系成功的重要原因是英特尔和微软联盟有能力为整个行业制定统一的硬件接口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兼容性”。现在,虽然谷歌周围有很多粉丝,但是他们的产品有统一的硬件接口吗?没有。手机行业有n个半导体供应商,没有一个是垄断者。有更多的3g标准,包括lte和wimax,还有6到7个操作系统。许多码头公司已经登上了几艘船,每艘船都有自己的商店。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员愿意把他们的应用交给他们,还是把他们交给苹果应用商店,苹果有5000万用户,他们的终端都在同一个模子里?现在,有可能统一谷歌粉丝的硬件接口吗?不可能。
我认为,另一个原因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游戏规则。实际上,“应用为王”意味着拥有最多最好应用的平台才是真正的国王,就像个人电脑时代的windows一样。但现在这个平台不是操作系统,而是互联网,确切地说,它是一个应用商店。当时,微软通过市场份额建立了网络效应,但现在网络效应是自然的:只要程序员能上网,他们的应用就有可能到达用户。
换句话说,微软和苹果都扮演着应用分销渠道的角色。个人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必须通过视窗平台接触到大多数用户;为了接触到最大数量的用户,使用苹果应用商店和iphone平台是最明智的,因为它的终端销售最多,硬件接口也是统一的。
因此,今天智能手机领域的app store+iphone相当于个人电脑领域的windows平台,而操作系统相对不那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操作系统的微软视窗移动正在衰落,而谷歌不得不抛弃一个纽带。
标题:Google手机投名状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