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6字,读完约4分钟

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的重大决策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前有传言称,国家将投资200亿元支持成立一家全国性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以建立所谓的“3+1”模式,即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播电视的竞争格局。虽然这个计划暂时还没有公布,但它是从公布的阶段性目标的总趋势。目前,广播电视系统的重点将是尽快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独立经营实体。

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缺少“3+1”模式的“1"/きだよ 0”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产业的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制约了广播电视的跨区域发展。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全国各级电视台都是一党专政。为此,上世纪末,中国掀起了以组建广播电视集团为主要方式的战略整合热潮。

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然而,经过多年的“集团化”实践,广电行政部门发现,我国广电集团由于其经营与管理的混合性质,不利于自身的管理,与一般社会意义上的集团概念相混淆,不能有效推进广电行业的工商分离改革。因此,建立国有企业是必然的选择。

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不久前,《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支持跨区域有线网络整合。事实上,在这项政策出台之前,葛怀友线、广电传媒、江苏广电网络等有线电视运营商已经在探索跨区域整合的模式。由于地方政策的限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跨区域一体化的标志性成功案例。以广州为例。目前,广州市民居住在不同的社区,省市网络互不连通。

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全国市场已经被经营者分割成数百个部门,公众不仅无权选择,而且不得不接受经营者质量和价格不一致的强制性服务。可以想象,广播电视很难整合一个全国性的主要企业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竞争。

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广播电视已经展开全面布局

然而,广播电视的整合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布局准备也已开始。更重要的是,与电信运营商相比,目前广电的弱势决定了国家支持的力度不可低估。去年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指出,三网融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负责,并首次将财政部纳入其中,意味着三网融合将得到国家财政的支持。

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至于在广播行业成立全国性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业内人士猜测将在“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广电总局去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广电有线网络发展的意见》,可以说是一个高度相关的阶段性战略,即2010年将基本完成各省的网络整合,为组建国内多家有线电视运营商做好准备。

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另一方面,进入电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也在推进。去年7月14日,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牵头向江苏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发放了互联网信息服务icp和互联网接入服务isp的经营许可证..事实上,江苏省并不是中国第一个发放icp营业执照的省份。此前,山西、重庆等省市也向广电网络发放了icp营业执照

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不难看出,尽管广播电视仍处于弱势地位,但也处于强势地位。此外,它在三网融合中拥有最大的谈判筹码,广播电视的后发优势也威胁着电信运营商在三网融合中的地位。

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广播电视计算

整合能够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竞争的主要企业,对广电行业来说不是一天的工作。即使它很快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主要企业,也几乎没有机会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竞争。目前,三家电信运营商都是同时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大型电信企业,拥有最完善的aa级通信网络。自去年以来,中国移动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通信公司,总市值为1.58万亿港元。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凭借巨大的中国市场跻身全球电信企业20强。

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这家广播电视企业如何生存考验着广播电视以及政府的监管。为了支持这项事业,广播电视可以争取5年左右的保护期。业内人士担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三网融合的进程,限制电信运营商融合业务的发展步伐。然而,最终的结果仍然有利于电信企业。独立的广播电视企业一旦成立,就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实现政企分开。在内容资源方面,基本上与电信运营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内容生产单位购买资源。一旦形成这种局面,毫无疑问,电信运营商的成本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在市场层面几乎拥有绝对的主动权。

标题:广电加紧谋划全国性运营主体 提升竞争力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