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绵阳1月21日电长虹红沟pdp项目启动仪式21日在这里举行。中国第一条拥有42英寸以上自主知识产权的平板电视生产线已经实现了全批量生产。业内人士认为,推动中国彩电产业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具有重大的产业意义。
当天上午,四川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少雄,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巡视员齐成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巡视员王伯华,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出席仪式。仪式上,王少雄、齐成远、王伯华、吴靖平、赵勇共同启动触摸屏,宣布红沟pdp项目全面量产扩能正式启动。
长虹红沟pdp项目是中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平板电视屏幕和模块生产线,项目一期投资6.75亿美元,采用国际最新“八面”量产技术,年产等离子显示模块216万个(42英寸)。产品月综合收益率达到80%以上,单日最高综合收益率达到91.21%。该项目自2007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克服了“5.12”汶川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等诸多困难。经过近3年1000个日夜的努力,它在今年1月实现了全面大规模生产。
据了解,该项目将通过三期建设,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形成年产600万个pdp模块的能力。据估计,到那时市场份额将达到17%,在全球等离子产业中排名前三。
科技部在贺信中指出,红沟pdp项目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为我国等离子显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探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长虹以该项目的全面量产和增量扩能为契机,坚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探索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多种模式,努力为中国在国际显示器产业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红沟pdp项目已全面量产,彻底结束了中国彩电行业“缺屏缺核”的历史,朝着建立完整产业链的战略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长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本土化平板电视产业链建设,提升中国彩电产业发展水平。
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少雄在仪式上说,红沟pdp项目克服了各种困难,实现了全面量产,标志着绵阳科技城取得了巨大成就。四川平板显示产业进入集群发展的新阶段,全面提升了长虹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了绵阳科技城的建设,促进了四川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的步伐。
业内专家指出,以前中国平板电视屏幕大多依赖进口,等离子电视屏幕的成本占总成本的80%以上。因此,中国的整个电视机厂一度成为外国面板企业的“组装车间”。随着长虹等离子显示屏的大规模生产,将改变过去日本、韩国等国外资企业的主导优势,这对完善中国家电产业链、调整中国电子信息结构、提升中国家电的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灾后绵阳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结束)
标题:中国首条自主知识产权面板生产线实现量产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