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0字,读完约2分钟
谷歌再次证明了它有颠覆游戏规则的爱好,但这一次它是相当神奇的现实主义。
2010年1月13日上午,谷歌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是从网上新闻或别人匆忙打来的电话中得知的。美国总部几小时前在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份声明:“这些攻击(来自中国)和攻击所暴露出的监视行为,以及过去一年来进一步限制互联网言论自由的企图,使谷歌得出结论,我们应该评估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这将导致谷歌关闭谷歌并撤出中国。据说,就连谷歌中国的高级经理也是在前一天晚上才接到通知的。
很难想象一家市值超过1800亿美元、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的行业领先公司会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抛出如此爆炸性的消息。但对于标榜“不作恶”、承载着许多人对商业的浪漫寄托的谷歌来说,这是其典型的行为标签。
这不是谷歌第一次因为“退出中国”而被置于聚光灯和放大镜之下。2006年,年初发现它没有国际比较方案许可证,是非法的。年底,亚太区营销总监王淮南和大中华区联席总裁周韶宁几乎同时离开了公司,并陷入了可能两次退出中国的谣言之中。2009年9月,大中华区第一任总裁李开复离职后不久,谷歌退出中国的传言第n次出现。
狼真的来了。
在此之前,对中国商业环境不满的跨国公司并非没有先例——例如,李维斯(Levi's),一个因对劳动力问题不满而于1993年退出中国市场的服装品牌,或者厌倦了应对政策限制的时代华纳电影公司(time warner Inc .)。然而,没有人会公开站在谷歌等中国监管机构的对立面。
在这个融合了商业、政治和道德的多元游戏中,谷歌的惊人之举是真正坚持平等交流和开放互联网的价值观;或者用理想主义来掩盖你的商业失败;或者寻找一个更好的谈判筹码,可以肯定的是,当前的形势是自谷歌2005年7月进入中国以来,谷歌总部、大中华区和中国监管机构之间积累的各种矛盾的全面爆发。双方都不是绝对无辜的受害者。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谷歌的后李开复时代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