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36字,读完约10分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许多纪念性的影视剧中,有一个重要的历史场景被多次闪回:抗日战争胜利后,黄炎培带领重庆的五位老人来到延安,实地考察了共产党统治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昨晚,黄先生问:历朝历代都在崛起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最终都无法摆脱“盛极而衰”的怪圈;共产党为什么要相信它能跳出这个周期定律?毛泽东开怀大笑,自信地说:我们找到了一个克服周期性规律的好办法,那就是“民主”。遗憾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失去了这个“法宝”,完全走到了反面,最终被周期律所俘获。
事实上,不仅是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且是商业历史和公司的兴衰都有一个周期性的法律问题。许多民营企业在创业和发展的初期,由第一代领军企业家开创了全新的发展模式和惊人的增长速度。然而,在他们成功之后,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陷入“他们的死亡是突然的”的境地。因此,今天对民营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身体的健康基因,积累破解“周期性规律”的法宝,努力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个组织的发展和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它是否能够通过程序、透明度和竞争来取代最高领导者。通常,在一个伟大组织建立之初,非凡的领导者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创业初期的困难和随后的传奇成就将为公司创始人编织一个不可替代的光环。所有这些都成了按照程序透明而有竞争力地更换领导人的无形障碍。在过去30年的改革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私营企业,但它们的领导人在能够成功发展到今天时有着特殊的优势;然而,不幸的是,无论多么特殊或伟大,自然时代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它普遍面临着移交给第二代的历史问题。如果这一步做得不好,就一定会落入“周期性规律”的陷阱。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和著名企业的杰出领导者,第一代企业家在事业的巅峰时刻往往面临着魅力渐增和魅力渐消的矛盾,因此他们在前进和后退的选择上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所谓魅力过程,就是当一个企业家不断克服困难和障碍,创造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时,他的个人领导能力、个性特征甚至生活习惯都不断地被神化,以至于他在80年代后惊呼:“不要迷恋哥哥,哥哥只是一个传说。”出于这个原因,企业家(第一代领导人)习惯于夸大他们在公司中的作用,不愿意放弃他们对公司的支配权力,创造一种没有他们自己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事情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经验和运气不会回来,一旦成功也不会简单地永远复制。因此,第一代企业家在获得荣耀后,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新的挑战和危机,他们的成就会下降,他们的团队会分散,他们的产品会过时,所有这些都会遮蔽他们以前的光芒,逐渐从上帝回归到人们身上,进入一个逐渐消逝的过程。我们看到,大多数在商界工作了20或30年的杰出企业家都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当企业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需要根本性的变革时,企业家自身的进与退成为影响企业命运和能否跳出周期规律的关键;他们可能会迷信自己的工作成果,并相信自己可以创造新的传奇,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前进,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也可以放弃林园的鱼,退入网中,抓紧建立接班人制度,在这个过程中用清晰合理的程序、透明简洁的操作、有序的竞争来代替自己,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选拔出比自己更优秀的一代又一代的领导者,从而带领企业一次又一次地战胜挑战,一次又一次地度过危机。
合理的继任制度和计划安排可以防止企业陷入周期性规律的陷阱。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制度和计划在中国只是相对合理的,而且面临着中国式的问题。例如,根据现行的《公司法》,董事长由大股东提名任命,董事会选举产生。大股东选择被任命人的随意性很大,他们往往屈从于自己的制度和发展状况,这也与他们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如果是家族企业,它仍然面临着缺乏继任者的危险。一胎化使得传统的家族企业选择机制,即“从亲中选善,从善中选善”成为不可能。因为没有可供选择的人,也没有竞争,更换商业领袖成了一场风险极大的赌博。例如,由于我国外部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的不稳定,制度转型远未完成,企业似乎从泥路向高速公路颠簸而转。此时,第一代人凭借其特殊的经历背景和人际关系创造的奇迹,如果想过渡到第二代领导人,将失去部分竞争优势;第二代领导人应该同时具备企业家和管理者的优势。除了从内部训练,很难从外部放弃空,这给后续计划增加了很多困难。总之,建立一个程序性、透明性和竞争性的继任制度,是当今第一代民营企业领导人逃避生死攸关的“周期性法则”的关键一步。
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最有能力改变人类命运的组织是第一宗教,其次是学校。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创造和传播超越个人生活意义的价值观,培养和塑造能够延续组织生命的人才。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他们都有固定的场所(教堂、寺庙等)。)和特殊经文(教材)。自近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几百年来的稳定和繁荣依赖于自由、民主和人权,它们超越了个别阶级和阶层的普遍价值观以及捍卫这些价值观的相对完整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同样,在商业文明史上,生命力最持久的企业恰好是那些核心价值超越了个人股东或经营者自身狭隘利益的公司。追求卓越或已经在卓越名单中的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的所谓标志,恰恰是价值而不是利润。心离钱越远,钱离口袋就越近。如果你想让你的企业组织获得可持续管理的基因,你必须固执地坚持并拼命追求超越股东和经理团队利益的价值观。这种价值只关系到人类的生活或社会进步,关系到人类最终的幸福和命运。抛弃所有的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私而非无私”,使企业像其他长寿组织一样,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同时逐渐与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相吻合,获得一种能够长期提升和延续价值的生命基因。
然而,超越股东和管理者个人利益的价值观(理想)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们可以触摸到杂表象背后的真相,有意无意地踏上历史发展的常规之路,与市场竞争的大趋势相吻合。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微软成为覆盖全球的超级公司,这一切都源于追求人类智慧的使命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史蒂夫创造了“苹果”的传奇,并几次让公司起死回生,这不是因为他比其他人对利润更敏感,而是因为他疯狂地坚持自己的理想。马云的全球调查回来后,最真实的印象是,那些追求理想而非利润的公司将会长寿,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原因是这样的公司通常都是高瞻远瞩,率先垂范,不被眼前或个人的短期利益所蒙蔽,从远处着眼大局,切断企业的发展战略,去除一切受个人利益限制的短视、足智多谋和权变,成为具有战略导向而不是机会导向的长寿公司。站得高是因为你站在个人利益之上,看得远是因为你总是从最远的距离回头看自己的脚。高瞻远瞩意味着从我们自己到大国,甚至到全人类,从现在到永远,都要扩大利益基点。
第二是指导领导者(企业家)计算那些不清楚的账目。事实上,人们或企业很难计算他们一生能挣多少钱,但恰恰是在这无数的地方,他们花了无数的时间,举行了无数的会议,绞尽脑汁,但最终还是事与愿违,总是“出乎意料”或“不完全真实”。世界上的事物本来是清晰的,但有三件事使它变得模糊和不同,从而形成了它们自己的权衡。首先,时间,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时间段被截取,它的值是非常不同的。例如秦砖和汉瓦在当时都是砖,都是无足轻重的。今天是一件无价的文物;时间越长,价值越高。第二,与谁做,同样的钱,在绅士手中是慈善,在小偷手中是非法的钱。第三是价值观。世界上经常发生“有人放弃我,有人带走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有不同的判断;世界上有无数吸引人的事物和兴趣组合,对于凡人和伟人来说,它们看起来完全不同。凡人有一套凡人的价值观,比如吃、喝、玩、为自己杀人、便宜时就便宜,等等。伟大有伟大的逻辑,如有远见,宽容他人,严格要求自己,为人类工作,为世界寻求幸福,造福他人而不利己。因此,小人取近,君子谋远;小人总是心烦意乱,正直的人是开放和泰然自若的。建立超越股东和管理者利益的价值观,无非是引导企业家将他们的账户计算得更大更远,计算更多的人而不是更少的自我。最后,企业与顾客、员工和社会的根本利益完全联系在一起,这样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第三,商场的竞争和企业的斗争就像战场上的杀戮,对士兵智慧和毅力的要求是第一位的;经营一家企业就像体验生活,痛苦、曲折甚至死亡的考验总是相伴而行。此时,是什么使企业家在各种困难中保持旺盛的热情和坚强的毅力呢?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宗教信仰者和思想偏执者都鄙视普通人所经历的痛苦,不仅表现出蔑视,还表现出幸福,甚至享受这种痛苦,认为与痛苦相伴是对理想的牺牲和崇高的奉献。古人说坚持不懈是坚持不懈的唯一途径。所谓“野心”,实际上是一种超越个人生活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理想似乎是黑暗隧道尽头的光明。因为有了光,我们才不怕黑暗,这让坚持不懈地前进变得有意义。如果失去了光明,我们将陷入混乱,迷失方向,被死亡的恐惧所摧毁。可持续企业领导者的勇气和毅力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有超越个人利益的理想追求和价值牵引,就必然会丧失斗志和被打败。另一方面,一旦一个组织中存在超越股东和管理者的价值观,组织成员之间的价值观认同就会超越金钱的认同,从而形成一种非凡的协调性和凝聚力,从而形成一种克服一切困难的巨大力量,甚至不顾一切和勇敢的牺牲,从而使组织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成本)克服最大的恐惧和困难。最近,我们经常从宗教方面看到类似的故事。事实上,在人类历史上,不仅宗教,个人、政党和杰出的商业组织都有这样的故事。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反思我们的企业是否有或者希望有这样的价值观和理想精神,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通过程序、透明和竞争的方式完成最高领导人的更替,使企业家能够冷静有序地退出,完成权利的转移,代代相传;同时,公司必须树立超越股东和管理者利益的价值观和理想精神,必须不断建立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这些都是突破民营企业成长极限、打破混沌控制循环的法宝。选择正确的道路,放开你粗心的手。我迷恋民营企业的永恒根基,我相信这不是传说。
标题:冯仑:破解“周期律”的魔咒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