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3字,读完约3分钟

在几乎每一轮的产业调控中,被称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钢铁元帅”都将成为目标。这一旨在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铁腕行动”也不例外。作为产能严重过剩和“两高一资”的典型代表,钢铁行业再次被国务院列为龙头。

钢铁新政将助力行业走出困境

“黑人家庭”可能会一个接一个地被筛选

根据国家统计局6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5月份中国粗钢产量达到5614万吨,同比增长20.7%,创历史新高。在2010年的过去五个月里,中国粗钢的月产量创下了四次新纪录。产量严重扩张的另一面是国内钢铁市场的低价,而严重依赖进口的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继续飙升。中国的钢铁工业可以说是混乱的,充满了累积的弊端。6月17日,国家终于对钢铁工业又开了一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和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34号文件”一出台,就被公认为“钢铁行业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业内人士从文件中读出了清理行业现有“黑户”的政策方向。

钢铁新政将助力行业走出困境

既然“黑户”已经清理完毕,就有必要先明确“黑户”的标准。34号文件中有这样一句话:“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该带头组织清理2005年以来建造的钢铁项目。”专家表示,之所以选择2005年为期限,主要是因为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了2005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不仅规划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区域布局和总体规模,还对技术门槛和项目审批做出了明确规定。“2005年以后的钢铁建设项目应具备完整的‘三证’,即发展改革部门的项目批文、国土部门的土地批文或土地证、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估批文。如果“三证”不统一,就是不符合规范,需要清理。”

钢铁新政将助力行业走出困境

当地一家国有钢铁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按照‘三证齐全’的标准,不规范的土地证应该占大部分,很多项目的改扩建占用了附近乡镇的土地。另外,从发展改革部门的项目审批来看,许多企业的产能扩张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项目,而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换产能更大的炉灶的结果。这些地方政府必须知道并默认,但如果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掌握的数字相比,它们将无法做到这一点,它们将在获得批准和未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建造。”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伟不久前说,中国各级政府批准的合法钢铁企业生产能力只有3亿吨左右,还有3亿吨左右没有批准。

钢铁新政将助力行业走出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自2005年以来,清理钢铁“黑户”意味着中国已主动控制产能过剩。“可能有必要按照标准对当地的钢铁企业逐一进行筛选,最终,一些生产能力将或多或少地被关闭”。前述钢铁企业负责人也指出:“这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多年来,我们在与私营小型钢厂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对称地位。”不过,他也表示,目前,钢铁企业的规模普遍很大。“在我们的周边地区,甚至现有的‘小钢厂’的规模一般都超过120万吨,资产超过50亿元。一旦他们下马,他们将失去很多,并对当地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兰格钢铁网研究员许立也认为,多年来,地方政府和钢铁企业实际上已经结成联盟,与中央政府玩游戏,而中央政府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本轮“黑户”清理行动,在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后,可能会向其他企业发放“出生证明”和产能。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钢铁新政将助力行业走出困境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