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8字,读完约3分钟

2009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的决策部署,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和惠及农民。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农业生产经受住了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9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粮食产量达到新高,连续六年增产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2009年粮食总产量为5.3082亿吨,比上年增长211万吨,增长0.4%,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国粮食生产呈现“面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格局。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2009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谷物播种面积继续扩大。2009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897亿公顷,比上年增加217万公顷,增长2%。粮食播种面积扩大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好的政策和好的价格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9年,中央政府继续增加对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的投资,投资达到新高。中央财政安排的“三农”支出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以上。其中,农民种粮四项补贴(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达到1230.8元,比上年增长19.4%。在2008年两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再次大幅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第二,受棉花、糖等产品价格低廉和种植效率下降的影响,2009年中国棉花、大麻、糖等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大部分减少的面积被退耕还林。

2009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下降了。2009年,全国粮食亩产量为324.8公斤,比上年下降1.6%,这是近六年来粮食亩产量首次下降。2009年,粮食生长期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较为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对全国粮食产量影响较大。据民政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92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12万公顷,增长一倍多。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的粮食单产下降了10%以上。从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来看,水稻产量略有增加,而小麦和玉米受到春旱和夏旱的影响,玉米产量下降5%以上。

2009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就季节而言,夏粮和早稻增加,而秋粮减少。2009年,全国夏粮产量为1.2335亿吨,比上年增加260万吨,增幅2.2%。早稻产量3327万吨,比上年增加167万吨,增幅5.3%。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北方夏季严重干旱,秋粮产量下降。2009年,全国秋粮产量为3.742亿吨,比上年减少217万吨,下降0.6%。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2009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