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1字,读完约2分钟
产能过剩行业调整步伐加快。
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钢铁、电力、煤炭等行业提出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土地“闸门”,并计划发挥差别电价、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价格机制的作用,提高落后产能企业和项目的综合成本,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国务院召开了两次关于消除落后的专题研究会议,这是相当罕见的。钢铁等“过剩”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现实的有形之手正在落下。由于国内钢铁库存持续增加,以及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银行业将逐步收紧对钢铁企业的信贷。
“事实上,环保法规已经执行了很多年。目前,我们基本可以达到标准。现在,我们最担心的是收紧货币政策。”1月22日,河北一家私营钢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信贷“紧缩诅咒”
“对于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我行已有明确文件要求控制贷款。”最近,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已经有不同的文件要求我们采取措施提高风险意识。”
据媒体报道,1月6日,银监会下发文件提醒银行关注钢铁企业信用风险,要求对钢铁行业运行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专门召集NDRC、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钢铁协会等部门开会。
200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文件,要求严格审批钢铁等六大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在强烈的风险警告背后,不仅有对央行收紧流动性的猜测,还有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库存积压的担忧。
据钢铁行业咨询机构mysteel的统计,截至2010年1月14日,中国主要城市的社会钢材库存达到1245.6万吨,同比增长100.8%,环比增长7.6%。主流钢材库存显示,螺纹钢445万吨,同比增长170%;热轧卷板395万吨,同比增长178%;线材112万吨,同比增长83%;冷轧88.6万吨,同比增长25%;中板产量为121万吨,同比增长16%。
在疯狂的数字背后,钢铁库存的结构性风险正在积累。
上述国有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可以说,大家都知道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目前我觉得政策越来越紧了。”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钢铁业的信贷“紧箍咒”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