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4字,读完约2分钟
南京鸿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翔公司”)是10多年前由三家国有单位合资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7月,鸿翔公司准备进行股份制改革,以深化公司内部管理改革,为未来上市做准备。
消息传出后,许多员工既紧张又期待。项杰也是其中之一。
向凯10年前大学毕业后来到鸿翔公司。他一向低调务实。
最终,鸿翔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出台了,这无疑让大多数员工感到和参加奥运会一样兴奋。原来,鸿翔公司决定在这次股改中,对一些老员工进行奖励,并给予免费。这个计划一出来,一块石头激起了成千上万的波浪,每个人都想知道谁是幸运儿。
项杰认为,他在资格方面的工作表现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次他自然值得。他仍在想象未来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名单公布得很快,我看了几次,但没有看到我的名字。他感到愤怒和委屈,甚至更加困惑。
那么,项杰的情况怎么样了?公司真的因为项杰的脏话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吗?谁负责鸿翔公司员工是否可以购买股票?
对此,江苏贾伟律师事务所律师孙英杰指出,近年来,员工持股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激励手段。为了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企业可以让员工成为股东,整合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由于不对外发行股票,以公司形式控制股东人数的做法更加注重股东的个人信用,新股东的加入必然受到严格限制。
新《公司法》第72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份。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半数股东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由此可见,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受到其他股东的严格限制,以转让的方式取得公司的股份。
在这种形式下,股东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构,它有权通过吸收员工的股份来鼓励和奖励员工。具体的方法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股东将自己的部分股份转让给员工,或者员工可以用金钱、实物、产权、非专利技术等成为新的股东。
孙英杰指出,对于员工来说,收购公司股份并不是所有员工都享有的平等权利。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下,员工是否有机会参与股份主要取决于股东的“同意”和“不同意”。因此,不是每个员工都有机会成为股东。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员工能否入股 股东说了算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