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7字,读完约2分钟
国际金融危机没有阻碍CSIC的发展。根据最新数据,CSIC实现经济总量1341亿元,同比增长17%,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三番”,提前11年完成了2020年的原定目标。
受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融入全球化、高度依赖外国的中国造船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环境困境。全球新船订单下降了80%以上,新船交易价格持续大幅下降。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沉着应对,以“保船”为首要任务,“保订单”为重中之重,民船经营生产稳步推进。全年船舶启动同比增长31%,船舶完工同比增长33%。与此同时,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竣工交付。例如,中国自主开发和首创的18万吨散货船开始分批交付;中国首艘3000吨小型水线综合科研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60米全铝合金穿浪双体船等新产品顺利交付;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最大的底部钻井平台等一批国内首个平台相继开发交付成功。
回顾2009年
CSIC 2009年发展的亮点之一是充分发挥造船技术和集成制造能力优势,积极发展非船设备,非船产业发展迅速。非船舶经济总量同比增长23.8%,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至40%。风力发电设备、核电设备、机场设备、石化设备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其中,中国风电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涵盖了850千瓦和2兆瓦的八大系列机型。中国第一套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顺利交付,核电厂氢复合装置批量签约。昆明新机场行李分拣系统、信息系统和弱电系统中标。签署西气东输管道气体压缩机组总成开发合同。
2009年,CSIC在资本管理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另外,乐普医疗第一批成功登陆创业板,募集资金超过11亿元,为科技行业进入资本市场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0年,CSIC提出“把握大趋势,加强创新,调整结构,可持续发展”,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15%以上,计划经济总量超过15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400亿元,承包合同超过15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80亿元,造船开工和完工超过1000万吨,实现集团公司“新三步走”
标题:中船重工提前11年完成“翻三番”任务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