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3字,读完约4分钟
“2010年,钢铁行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全行业要深入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联合重组、加强技术改造、稳定出口份额、整顿市场秩序等工作,促进全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在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和中国钢铁协会在北京召开的2010年钢铁行业预期目标研讨会上,与会者普遍认为,2010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将好于2009年,但行业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2009年:行业逐渐走出低谷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钢铁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出扩大内需、恢复产出增长、提高效率的趋势。
首先,产量迅速恢复,表观消费量创历史新高。2009年前11个月,中国生产了5.2亿吨钢,同比增长12.1%。自2009年6月以来,中国钢铁产量开始加速反弹,预计年产量为5.65亿吨,增长约13%。除中国外,全球钢铁产量下降23%,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出口大幅减少,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国内表观消费量创历史新高。
二是钢价波动频繁,低水平上涨缓慢。自2009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钢铁价格开始上涨。由于总生产能力大,钢价在这一年里波动了两次。一度,它在2月份反弹,然后下跌,在4月中旬跌至95点的最低点。第二次是在8月初,当时钢材价格迅速上涨,综合钢材价格指数在一周内上涨6.2个百分点,至116.3点。此后,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再次呈现大幅涨跌。在经历了三个月的下跌后,该指数在11月下旬开始企稳并反弹。年末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07.2点,同比增长3.8%。
第三,钢铁出口大幅萎缩,并在今年下半年逐渐好转。2009年上半年,中国钢材出口大幅下降,而钢材进口大幅增加。近年来,中国也从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截至5月底,中国累计净进口228万吨粗钢。6月份以后,由于国际市场的逐步复苏和外贸政策的调整,钢材出口形势有所好转,月度出口逐月持续增长。8月份以后,每月出口量一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尽管钢铁出口正在回升,但国家仍坚持限制“两高一资”政策,并继续对初级产品征收关税。2009年前11个月,中国仅出口3万吨钢坯,同比下降97.6%。2009年1月至11月,中国出口98万吨粗钢,再次呈现净出口态势,但同比下降4437万吨,降幅为97.8%。据估计,粗钢年净出口将从去年的4764万吨下降到今年的200万吨左右,降幅为95.8%。
第四,钢铁行业扭亏为盈,企业效益提高。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连续7个月亏损,累计亏损524亿元。自2009年5月以来,随着钢材价格的反弹和企业去库存化的完成,钢铁企业开始扭转亏损局面,5月扭亏为盈,6月扭亏为盈。截至11月底,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48亿元,但仍同比下降67%。
2010年:总体情况继续改善
2009年,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与会者认为,2010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将继续显现,国内需求将保持强劲,国际需求将缓慢复苏,经济稳定和复苏势头将逐步增强,总体形势好于2009年。
第一,国家增加投资成效显著,投资规模巨大,新开工项目大幅增加,这仍将是今年钢铁需求刚性的关键因素。第二,全球经济已显示出稳定和复苏的迹象,国外需求将逐步增加,这将对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钢铁出口产生积极影响。第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市场流动性充裕,为钢铁企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第四,国家正在制定一系列促进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兼并收购、淘汰落后、行业准入等。这些措施将为钢铁行业特别是重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
同时,与会代表还指出,虽然2010年钢铁行业的外部环境将普遍改善,但经济复苏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外部需求不足依然严峻,钢铁行业的经济运行仍面临很大困难。
首先,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其次,国际市场难以大幅增长。外部需求依然不足,出口仍难以大幅增加。尽管与2009年相比,年净出口预计会增加,但仍远低于前几年。第三,生产成本压力很大。水、电、煤、交通价格上涨已经确定,2010年进口铁矿石价格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标题:钢铁行业:今年延续“阴转晴”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