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1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几个月,在中国土地市场财大气粗的中央企业成了绝对的主角,在各大城市以惊人的价格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土地王”。

中央企业经常出现在赢得“土地王”称号的队伍中,这与国有银行支撑的雄厚资金链不无关系。与私人房地产企业相比,中央企业获得土地的原因是疯狂的,因为他们不必承担成本压力,也不必用自己的利润来获得土地。

疯狂圈地的地产央企“站错了队”

国有银行以“国家”的名义向中央企业放贷没有政治压力和负担,银行领导人也没有仕途风险——反正钱是国有的。但是,如果贷款给私营企业,在偿还方面有问题,银行领导人将被追究责任。相反,即使中央企业所欠的银行贷款无法偿还,也有国家的支持。因此,国有银行对中央企业的贷款是肆无忌惮的。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中央企业当然乐意毫无顾忌地利用贷款获得土地。

疯狂圈地的地产央企“站错了队”

相反,民营房地产企业缺乏这种“信心”,由于其自筹资金的特点,其风险承受能力弱于中央企业。民营房地产企业应该量入为出。他们应该在收购土地之前判断市场,并对股东负责。一向自称“钱不赖”的soho中国的潘石屹在竞标屈光路15号时,被迫以39.5亿元的价格叫停。

疯狂圈地的地产央企“站错了队”

在市场经济下,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由竞争。民营经济对经济的激活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民营资本就不能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但是,最近一些行业出现了“民族进与退”的现象:2009年9月,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与日照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民营)签署了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日照钢铁;2009年,空私人航空公司集体翅膀被折叠。2009年3月17日,四川航空公司空集团公司(国有)派人到空鹰联航空公司(。

疯狂圈地的地产央企“站错了队”

在这种"国进民退"的趋势下,房地产行业的中央企业纷纷抢占土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国王的新纪录。无限风光背后隐藏着多少未知的风险?

中央企业中的房地产企业以高价收购土地,导致土地集中,不可避免地导致房价飙升。据统计数据显示,一些开发商的购地速度明显高于开发速度,已经出售的土地有相当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如果开发商拿土地不是为了开发,而是利用其稀缺性等待升值,就不能形成商品房的供给,从而导致土地的实际有效供给减少,这必然会推高房价,积累风险。最后,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时,不仅银行,实体经济也会受到伤害。

疯狂圈地的地产央企“站错了队”

中央企业的“主人”是政府,也是全体人民。如果中央企业真的想进入房地产行业,他们也应该以实现普通人的“住房梦想”为目标。现在,疯狂收购土地显然是一种“选错队”的行为。此外,当中央企业疯狂地无偿占用土地时,民营房地产企业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竞争是死亡,不竞争也是死亡:与中央企业竞争是弄巧成拙和自我追求;不竞争就等着被淘汰,这也是一个死胡同。

疯狂圈地的地产央企“站错了队”

这让人们担心:未来中国的房地产会发生什么?谁在摧毁中国的房地产?

(作者是危机管理专家,中国危机公关品牌联盟秘书长)

标题:疯狂圈地的地产央企“站错了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