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5字,读完约2分钟

订单激增,生产满负荷,大量工人被招募。2010年春,珠三角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集体兴奋,扫清了2009年出口低迷的困境。然而,在经历了一年多的需求疲软之后,珠三角外贸企业正陷入另一个“怪圈”:增产而不增收。

粤外贸企上演新版“多收了三五斗”

随着外贸订单价格战的愈演愈烈,“订单亏本”现象再次出现。在原材料成本和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外贸订单的利润水平亮起了“红灯”。

海信国际营销总经理黄担心的是行业内的价格战,而不是缺少订单。“空的转移订单价格普遍下降了5%至10%。”今年价格战之所以如此激烈,黄肖剑认为,去年一些空转让企业的订单下降了40%以上,这导致了许多企业今年先抢订单的想法。

粤外贸企上演新版“多收了三五斗”

在东莞市大朗镇,大朗龙头企业戚颖公司首席执行官曾任天表示,目前大朗的整个羊毛行业还不能说已经走出低谷。由于整个行业几乎只有出口,因此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一些企业已经迁往内地,一些企业已经停止生产或改变生产。虽然整体订单情况还不错,但利润不如以前。

粤外贸企上演新版“多收了三五斗”

据公司统计,去年类似产品的订单采购价格比上年下降了5%左右。

曾任天还透露,订单增加了20%,但利润下降了5%。“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羊毛编织得很好的企业利润微薄,好的企业可能会亏损,稍普通的企业可能会亏损。”曾任天说:

粤外贸企上演新版“多收了三五斗”

[怪圈的三个根]

根本原因:原材料价格翻了一番

“如果订单价格下降是由成本下降造成的,这仍然是合理的,但订单价格下降的背景是原材料价格飙升。”珠江三角洲的许多企业都给出了这样的反馈。

粤外贸企上演新版“多收了三五斗”

黄肖剑透露,占空调整成本约30%的铜材价格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直接导致空调整成本上涨5%至10%。

铜不是唯一价格上涨的材料。东莞嘉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透露,金融危机后,塑料原料的价格仅为每吨6.7万元,但现在已经超过了每吨1.4万元。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粤外贸企上演新版“多收了三五斗”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