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1字,读完约4分钟

华润苏果卷入了3000多万起代币欺诈案件的漩涡中

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果)是一家在江苏成长壮大的巨型连锁超市。自2002年以来,香港华润集团分三步持有其85%的股份,使其从一家地方国有企业转变为一家中央企业的子公司。

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无论公司性质如何变化,长期以来保持不变的是,苏果一直以内部员工福利的形式公开发行一种名为“苏果代金券”的代币。虽然它是非法的,但在南京已被广泛传播,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具有很高的认可度、普遍性和利用率,甚至被称为南京的“第二块人民币”。

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2008年8月,南京一名叫丛林的年轻人引爆了一起涉及3000多万元的诈骗案,向公众暴露了“苏果礼券”的非法身份和严重危害后果。

近日,记者对这一重大诈骗案件进行了深度追踪和解读,揭示了这一案件的来龙去脉和诸多疑难谜题。

3000多万起欺诈案件

最近,在2008年8月于丛林中被捕一年半之后,该案件的受害者之一张军(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这起大诈骗案的全部经过。

张军说丛林是由一个好朋友介绍的。据说他在苏果有很大的魔力和人脉,所以他能以较低的折扣获得“苏果优惠券”。他曾以75%的折扣获得一些“苏果优惠券”。2008年6月下旬,丛林找到了他,说有90万张“苏果代金券”可以以60%的价格卖出,只有54万元,这笔钱直接存入了苏果的账户,他的会计师收到了这笔钱。张钧觉得空房的利润相当大,这笔钱是苏果经手的,于是他从银行取出24万现金和30万张期票,亲自交给陈的会计师和胡在苏果扬州路店的经理,并收到一张“苏果券”的购货订单,上面盖着苏果扬州路店的印章。

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自那以后,丛林一直以中资源集团审计为由推卸责任,并未能信守承诺。在张军的不断催促下,丛林别无选择,只得拿出5万元的“苏果优惠券”,说这5万元的优惠券还没有打开,暂时不能使用。张军告诉记者,5万元的票券被丢弃,剩下的85万元“苏果票券”直到丛林被抓才拿到。

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张军坚持要去苏果总部和相关政府部门要求一份声明。在不断的请愿过程中,他遇到了几十个和他有同样经历的受害者。这几十名受害者以大约20%的折扣购买了800万、620万和340万张“苏果优惠券”。最低金额约为20万元,涉及总金额超过3000万元。

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受害者马建社(化名)说,他们的钱被直接存入苏果的账户,或者交给苏果的商店经理或会计。在“优惠券经纪人”丛林的帮助下,包括苏果扬州路店、解放路店、黄埔路店、马鞍山路店在内的共4家店铺,数十户家庭和无数下游个人消费者参与其中。

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据知情人士透露,“苏果”相关人员之所以不遗余力地介入,是因为财务和管理存在漏洞。在早期出售“苏果券”期间,丛林赊销了大量“苏果券”,欠苏果巨额债务。当华润集团在检查中发现漏洞时,苏果的相关人员开始向丛林追讨巨额债务,并帮助他们寻找还钱的方法。

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苏果的角色争议

面对欺诈案的责任认定,受害人认为“苏果”参与了欺诈,他们的部分资金被直接交给了苏果总部的一名财务副总裁,至少苏果下属门店的相关人员参与了共谋欺诈。然而,苏果认为它也是一个受害者,被丛林所欺骗,至今尚未恢复平衡。

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被害人吴晓林(化名)认为,苏果四家店的店长和会计涉嫌与丛林合谋卷入该诈骗案,因为他们与丛林联手出售“苏果券”,接受款项和票据,并出具加盖苏果相关店铺印章的购货订单。现在这些人要么受到内部惩罚,要么被保释候审。

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马建社告诉记者,他们信任苏果,认可苏果。没有苏果的干预,他们就不会对丛林如此轻信和欺骗。

张军说,苏果还涉嫌发布虚假信息掩盖真相。最初通过丛林通道流出的“苏果优惠券”没有打开,不能使用。然而,当市民们去商店与无法使用的“苏果优惠券”讨论声明时,苏果声称是电脑故障造成的,未能向社会解释真实情况,导致“苏果优惠券”继续销售,危害社会。此后,“苏果”以凭证交换的名义召回了大量未开封的苏果凭证。“这算不算是什么诈骗阴谋?”

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卷入欺诈案件漩涡的苏果非常沉默。苏果宣传联络科科长胡熙凤拒绝更多地谈论对记者的采访,只是说苏果也像那些受骗者一样是受害者。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南京“第二人民币”浮出水面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