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9字,读完约2分钟
张离开普贤安生回到法国。
离职前,彼为普银安盛基金公司(以下简称“普银安盛”)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并获外国股东法国安盛投资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安盛投资”)委任。
“主要原因是法国安盛总部的业务需要调回。同时,他的家人在法国。张一直希望能回到法国。”普银安盛副总经理陈益康在接受《投资者新闻》采访时解释了张离职的原因。
在普贤安生建立之前,张参与了的筹备工作;但当公司进入第三个发展年时,他选择了离开。同时,普银安盛也需要在新一轮挑战中选择方向。作为一家具有渠道优势的银行型基金公司,浦银安盛并没有显示出自己的优势。规模增长缓慢和基金业绩不佳已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障碍。
截至2009年第四季度,普银安盛的资产为18.4亿元,其四只基金的平均规模不到5亿元。
张时期的普贤安生
张是普银安盛投资研究部的负责人。
2007年3月,他加入普银安盛担任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主要负责投资研究团队的日常管理、基金投资策略的制定以及基金投资计划的组织实施。自浦银安盛成立以来,他一直主管投资研究,两年多来,为浦银安盛投资研究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带来的法国AXA ffm选股模式、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先进的投资理念,提高了投资研究团队的能力。此外,他认真敬业的工作精神和谦虚开朗的做事风格也给予投资。研究团队和整个公司对此印象深刻。”陈一康告诉记者。
不过,陈一康也承认,张在任职期间,普阴安生的表现并不理想。
在此期间,浦银安盛拥有4种基金产品。普银安盛价值增长是第一个,成立于2008年4月。自2009年5月起,张开始参与基金的管理,但其糟糕的业绩并未改变。2009年,普银安盛的净值增长率为65.34%,同期开放式股票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71.54%。
浦银安盛优化收益债券基金是第二个产品,成立于2008年12月。2009年,净增长率仅为0.4%,而同期债券基金的平均净增长率为5.83%。
业绩不佳导致浦银安盛基金大量赎回。普银安盛价值基金初始募集规模为17.33亿元,2009年底基金规模降至11.34亿元。
虽然普银安盛在2009年发行了两只新基金,但由于赎回,整体规模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从2008年第四季度的23.26亿元下降到2009年底的18.76亿元,减少了4.5亿元。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长不大”的浦银安盛“动手术”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