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0字,读完约3分钟
问题奶粉的三聚氰胺项目通过检查了吗?购买问题奶粉作为奶糖配料的广东振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最近提交了一份奶粉销售时提交的检验报告复印件:报告称提交检验的奶粉三聚氰胺项目通过了检验。记者致电报告中显示的检验单位——陕西省渭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但对方对此未作任何回应。(2月9日,《京华时报》)
另据报道,福建漳州相城南方食品有限公司表示,他们持有“渭南市有关部门对这批毒奶粉出具的‘质量检验报告’。”渭南市质监局食品管理科科长张宏森回应称,这确实是渭南市有关部门对乐康乳业生产的合格奶粉出具的质量检验报告。但是,本报告的性质是“委托检验报告”,而不是“随机检验报告”。
事实上,普通人不在乎“委托”或“抽查”,只在乎质检部门出具的质检报告。然而,渭南市质检部门对这些话很着迷,似乎想把问题奶粉的所有责任推给企业。
从三鹿奶粉事件到三聚氰胺在江湖上的重新出现,不难发现,每次三聚氰胺出现的时候,都可以看到质检部门的影子:三鹿奶粉是“国家免检产品”,实施和评价“国家免检产品”的领导者是质检部门;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相关负责人实际上说他不知道...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地方质检部门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的表现。在陕西省金桥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中,据说陕西省泾阳县质监局很容易被企业采用的低水平包装转移方式所蒙骗;渭南质检院提供了合格的三聚氰胺奶粉检测报告。从国家质检总局到地方质检部门,为什么纳税人支持的这些“守门人”总是容易被三聚氰胺“突破”?这值得我们深思。
虽然奶粉生产有自己的管理,多头监管也有弊端,但很明显质检部门没有照顾好自己。为此,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辞职,原食品生产监督管理司副司长包俊凯也受到处罚。然而,这样的处罚似乎并不能挽回国家质检总局的面子。三聚氰胺的死灰复燃和地方质检部门的失职显然是国家质检总局的责任。如果检查和监督工作扎实,三聚氰胺将没有机会回来。
在我看来,质检部门多次被三聚氰胺“突破”是一种耻辱。一方面,这表明我们的质检部门落后了,似乎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鹿奶粉事件前,三聚氰胺没有被纳入质检部门的检测标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我们也担心将来在奶粉或其他食品中,犯罪分子会添加三聚氰胺以外的有毒物质,质检部门会说“我不知道”?
另一方面,也表明质检部门存在很多漏洞,责任意识有待提高,纪律作风有待整顿。无论是陕西省泾阳县质检局容易被问题企业愚弄,还是渭南市质检部门涉嫌推卸责任,实际上都是责任缺失的表现。
在我看来,既然质检部门总是被三聚氰胺“突破”,他们就应该先对国家质检系统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我们不仅要看他们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技术,还要看他们的责任感和工作作风。如果质量检查系统只是暂时处置几个人,它就不是“质量检查”,它需要运行来检查深层次的问题。
标题:屡被三聚氰胺突破 质检部门是什么“门”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