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9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丰田汽车在日本的一系列召回事件不仅损害了其品牌形象,也给“日本制造”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为什么一向以先进技术和高质量著称的丰田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质量问题,这对全球汽车行业有什么启示呢?
丰田召回事件后,许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分析。他们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张过快、过度降低成本、忽视质量管理和对危机反应不力等。一些媒体也将原因归咎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记者想谈谈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国际环境、日本汽车产业面临的国内环境以及丰田自身的因素。
首先,看看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的国际环境。汽车,一种普通人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奢侈品,现在已经进入普通人的家庭。恐怕连他们的发明者都没想到。汽车的迅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的福特和日本的丰田。
丰田吸收消化了福特的自动化生产模式,创造了著名的“丰田模式”——精益生产方式,成为各大制造商学习的典范。在扩大市场需求和提高产能的相互作用下,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各国都在竞相发展汽车工业,老制造商在扩大规模,新的汽车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降低成本,抢占市场,除了提高技术和加强内部管理外,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已经成为各大制造商的重要选择。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通用零部件的全球化。同一个制造商的不同型号,甚至不同的汽车制造商都在使用同一个零件制造商提供的备件。因此,如果一个部件有质量问题,它可能涉及大量的汽车或多个品牌。这是丰田一次召回数百万辆汽车的国际环境。
其次,看看日本汽车工业面临的国内环境。日本正面临着人口趋于减少、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国情。其一是劳动力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其二是国内消费疲软,市场萎缩,企业不得不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海外寻求发展;第三,年轻人不仅为数不多,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机械等工作不感兴趣,制造业赖以生存的高技能工人短缺。此外,曾经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度工作序列制”著称的日本企业,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开始雇佣临时“派遣工人”。虽然这种相对不稳定的劳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人员的成本负担,但它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消费不足和高技能工人的短缺,产品质量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看看丰田自身的因素。首先,发展战略有偏差,过于注重扩大规模。在过去的10年里,丰田的海外生产基地和产量持续大幅增长,这使得质量监督体系无法做到这一点。其次,利用规模优势以较低的价格购买零部件,难以保证质量。第三,高层次客户至上的观念已经松动,他们不敢现实地面对产品缺陷和质量问题。此外,企业管理运作的官僚化趋势明显,过分强调降低成本,部件设计、开发和经验测试的必要程序也简化了,这是大规模质量问题的内在因素。
从上述情况来看,丰田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质量问题并非偶然。对于包括日本制造商在内的各个国家的汽车和电器行业来说,其教训值得深思。
第一个问题是,当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工业供应链越来越长时,如何保证一般零件的质量。其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并在发现问题后迅速做出反应。第三,如何解决降低成本和保证质量之间的矛盾。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企业,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能很好地解决,同样的事件就会再次发生。这应该是丰田召回事件给行业的一个重要启示。
标题:丰田召回事件对全球汽车业的启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