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2字,读完约2分钟
现货矿的高价使得今年铁矿石协会的价格谈判阴云密布。
事实上,铁矿石现货的高价可能是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巨头计划中的谈判策略。一方面,力拓和必和必拓等铁矿石巨头通过大量租船提高了海运费率,从而提高了以到岸价格结算的现货矿价格;另一方面,减少现货矿石数量,进一步提高现货价格,从而为铁矿石谈判创造有利的市场氛围。在拉高现货价格的同时,这家铁矿石巨头还抛出了减少对一些钢厂的长期供应的要求,从而引发了恐慌。
卡斯特尔首席分析师马忠普认为,当前铁矿石谈判存在冷战气氛,缺乏合作共赢的氛围;一些矿业巨头“唯利是图”,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这对供需双方都不利。
可以说,为了获得更高的垄断利润,一些铁矿石巨头竭尽全力。他们不把下游钢厂视为长期合作伙伴,而是视为竞争对手,讨厌不挤出钢厂的全部利润。
在这种冷战氛围下,中国钢厂无疑会遭受一些损失。由于中国的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2009年对铁矿石进口的依赖高达60%,进口铁矿石大多来自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因此,三大矿山过高的价格将直接提高中国钢厂的生产成本,挤压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空。
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大矿绝对是赢家。从全球铁矿石供应格局来看,铁矿石并不缺乏资源。三大矿山的过高价格将不可避免地迫使钢厂寻找其他资源供应渠道。
“真正的企业家不会这么目光短浅。现在中国的钢产量很高,我们的钢产量在几年内下降了。他们的矿石将卖给谁?矿山和钢厂需要长期合作和互利。现在的问题是,这些矿山都是股份公司,被邀请的职业经理人在任期内只追求短期利益,没有长远眼光。”中国钢铁协会会长、WISCO总经理邓启林说。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企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矿业合作发展迅速。马忠普认为,再过几年,世界铁矿石供需布局和形势将发生巨大变化;目前,中国钢铁消费水平离饱和点不远,中国铁矿石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不仅是中国钢铁企业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也是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完善产业链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中国有市场和资本,澳大利亚和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双方经济互补性强;改变冷战思维,追求长期合作和双赢,对双方都有利。”马忠普说。(据新华社报道)
标题:铁矿石谈判:冷战心态仍在作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