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8字,读完约2分钟
2月25日上午6点,四川腾中重工关于终止收购通用悍马的声明被悄悄送到记者邮箱。至此,四川民营企业买“马”的事件,已经纠缠了9个月,以不断的炒作告终。腾中重工因收购悍马而一夜成名后,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面对“基金门”的闹剧。
融资成为绊脚石
从2009年6月3日双方宣布就收购悍马达成谅解备忘录,到这份声明的发布,四川民营企业收购“马”案纠缠了9个月,终于结束。
对于未成功的交易,腾中重工表示,未获得中国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根据中国《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超过1亿美元的境外投资项目应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对企业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初步审查,并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商务部批准后实施。
早在2009年10月,腾中重工总经理杨毅就曾表示,腾中重工将按照相关程序向相关部门提交材料。但奇怪的是,直到2010年2月24日,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公开表示,商务部尚未收到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相关申请。
2月25日,商务部发言人简瑶表示,商务部已经联系了四川省,包括四川省商务厅、滕忠公司所在地德阳市以及滕忠公司的相关人员,对他们的建议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腾中)应随后向NDRC和商务部报告。这件事最重要的应该是企业的独立决策。对于M&A计划和并购的企业组织模式,应该提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合理的方案,也没有收到正式的申报。”简瑶表示,不仅商务部没有收到正式申请,四川省有关部门也没有收到。
虽然商务部一再强调没有收到相关申请,但据报道,没有收到申请的不是商务部,而是材料已经被打回了几次。
简瑶方面确认,由于融资方式的问题,腾中重工未能向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提交正式申请。
在收购悍马的消息传出之前,腾中重工还是一家不知名的企业,注册资本只有3亿元。虽然2008年的产值达到了15.7亿元,但地方政府的利税只有2000万元。当时,业内人士质疑这样一家企业能否斥资30多亿元收购悍马。腾中重工总经理杨毅曾表示,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金融机构融资。
作为一家本土民营企业,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唯一利润可能是它一夜成名于一家不知名的本土民营企业。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腾中买马巨额学费打水漂 筹资基金被指存诈骗嫌疑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