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4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海海2月28日电据国内知名钢铁信息机构“我的钢铁”(My Steel)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在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周,虽然商家普遍预期“开局良好”,但市场钢材价格在“攀高”中承受巨大压力,部分品种钢材价格甚至在上涨过程中出现盘整。由于节前市场的“假期”明显提前,在钢厂保持良好生产状态的同时,节后各市场库存再次增加,市场压力加大。

节后首个交易周:国内钢价“爬升” 中遭遇压力

根据《我的钢铁》的监测,本周国内主要钢材产品的具体市场趋势是:建筑钢材现货价格稳步小幅上涨,但钢材期货开盘价偏低导致商家信心不足,部分领域已经出现。“价格松动、套现”的情况;在中厚板市场,由于一些调坯轧机制造商在成本边缘起步不佳,库存没有增加太多,市场表现相对稳定;热轧市场缓慢上涨,在本周后半段,受电子盘上涨趋势的推动,商业态度良好;冷轧市场由汽车消费驱动。同时,宝钢3月份提价也有市场效应。冷轧产品价格已成为一周内涨幅最大的产品。与春节前相比,中国主流冷轧产品的平均吨价已达到5575元。增长率达到62元;大中型木材市场表现相对稳定,大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

节后首个交易周:国内钢价“爬升” 中遭遇压力

据分析,建筑钢材现货价格稳步上涨,但整体上涨势头不足。中国建筑钢材生产商一周内有29次价格调整,其中27次为上调,只有2次为下调。总体情况是钢厂在成本压力下推高出厂价,贸易商的到货成本在后期会增加。目前,启动下游需求需要时间;假期来的人多,“只进不出”的局面导致各地钢材库存明显积累;交易员也承受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在筹集资金之前,他们需要兑现部分库存。总体而言,建筑钢材现货市场将继续疲软,并在下一步得到巩固,呈现上行态势。

节后首个交易周:国内钢价“爬升” 中遭遇压力

板块市场销售压力不大,市场表现相对坚挺,整体供需仍处于弱市场平衡状态。在冷热卷方面,宝钢在3月春节前出台了价格政策,将主流热轧和冷轧产品的吨价平均提高了300元左右,形成了强大的市场“驱动力”。在一周之内,全国10多家钢厂调整了冷轧和热轧卷钢的价格,其中一些是平的,大部分主要是调整的,每吨的涨幅在20元到60元之间。由于汽车板材需求旺盛,冷轧库存增长有限,预计冷轧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上行势头。但是,由于高库存的拖累和电子光盘的联动,预计下一步将是向上盘整,上行压力相对较大。

标题:节后首个交易周:国内钢价“爬升” 中遭遇压力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