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1字,读完约3分钟

这座15万吨的煤矿是陕西民营企业家陈伦刚2002年在山西省阳泉市投资的一个项目。2009年夏,陈伦刚选择将其并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以下简称山西煤炭运销)。

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整合后,山西煤炭运输给了我49%的股份。从我个人兴趣来看,60万吨的年产量接近我个人30万吨的产量。这样,我自己的兴趣就加倍了。”陈伦刚表示,他个人对煤炭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大集团的进入可以使他们从企业安全和个人利益中受益匪浅。

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在2009年席卷山西的煤炭整合浪潮中,除了很少被媒体提及的陈伦刚,作为山西省唯一一家外省民营煤炭产业集团,温州民营企业家黄湘淼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以15亿元的巨资整合成立了山西昔阳奉辉煤业集团,负责了昔阳县10个重点煤矿的并购,投资后10个煤矿的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

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这些民营企业的成功,实际上是各省煤炭改革中民营企业未来生存的一个特例。”煤炭专家黄腾评价。民营企业对煤矿先进技术的慷慨投资、技术力量和法律人才的储备以及与各级政府建立良性沟通机制是民营企业在国有资产丛林中前行的关键。

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在山西煤炭改革的几个成功民营企业背后,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估计,只有500亿元的资金被困在山西,损失约250亿元。

从煤变成岩石

2008年6月,民营企业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福开始与朔州宏泉煤业有限公司谈判,考虑收购另一个煤矿。

“山西煤矿不得不进行并购,并建设大型煤矿。当时,政府一直在吹。”山东人马志富希望在煤炭改革的浪潮中成为并购行业的领军人物,以坚守和壮大自己的行业。

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同年9月,山西省发布了《关于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晋[2008]23号文件,以下简称23号文件),并于2009年4月正式启动。山西在2003年开始了第一次煤炭改革工作,重点是技术改革,然后在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开始了三轮煤炭改革工作。

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宏泉煤业拥有30万吨的生产能力。我想买的是它的生产能力。”马志富说道。

2008年底,华美奥集团开始向政府申请并购主体资格,并于2009年初获得政府批准。2009年4月16日,华美奥兼并了红泉煤业,产能达到150万吨,之后又兼并了另外两个矿床,产能达到300万吨。

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在合并背后,是第23号通知中规定的刚性指数。

根据23号文件,到2010年底,山西煤矿企业规模不低于300万吨/年,矿井数量控制在1500个以内,形成2-3个年产1亿吨的超大型煤炭集团和3-5个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使大型集团控制的煤炭产量达到山西省总产量的75%以上。

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这意味着,在山西省登记的2,840个矿山中,将近一半将被关闭、停止、合并和转让,这些面临变革的矿山大部分为省内外各种私人资本所有。

“这意味着,在山西投资的温州中小煤炭企业中,约有90%将被兼并或关闭。”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在高峰期,温州商人在山西煤田投资超过1000亿元,拥有山西60%的中小煤矿。

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黄湘淼,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一开始没有避免被兼并的命运。那年4月,煤炭改革正式启动后不久,黄湘苗在昔阳的两家煤矿被当地一家国有煤矿兼并,原因是产能不达标。

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黄祥淼的态度很低调。“现在说山西整合整顿搞‘民族进与退’是不正确的。应该是“大进小退”和“优进劣退”。这将有助于优质煤炭企业做大做强。”他说。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山西煤改中的成功民企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