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与10年前和20年前相比,中国企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消息灵通;中国企业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制造”让世界印象深刻。

“中国制造”找差距 对国际市场认知度不够

然而,这是否足以说明“中国制造”已经获得了优势?低价低附加值的传统策略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新的挑战?2010年,国内外都在强调发展方式的转变,人们都在期待着“中国制造”的完美转折。为此,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审视自己的缺点。

“中国制造”找差距 对国际市场认知度不够

核心技术是“短板”

350多家中国企业参加了不久前结束的汉诺威信息通信技术博览会。

参加本次展会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制造商深圳市普联科技有限公司国际业务营销经理刘可为告诉记者,中国it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品牌上与国际先进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在技术层面,it产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例如,普利安产品中使用的芯片和解决方案大多来自美国公司。中国大陆企业购买它,并根据他人的技术进行相关产品的二次开发和生产。华为(Huawei)和中兴通讯(ZTE)等中国企业在通信领域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但这类企业仍然太少。”

“中国制造”找差距 对国际市场认知度不够

中国领先的电子书市场——汉王科技(002362)有限公司海外销售部总经理刘军认为,mainland China很多it企业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底部,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低。在mainland China,能够通过独立研发和核心技术形成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的it企业太少了。

“中国制造”找差距 对国际市场认知度不够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英建也承认,汉王暂时无法实现一些美国企业展示的电子书技术,这就要求汉王加大人才培养和招聘力度,推动产品不断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最终胜利。

“中国制造”找差距 对国际市场认知度不够

今年年初,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出席了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他告诉记者:“我们最大的劣势是我们的积累时间短,我们的技术、人才和资本积累时间短,这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是明显的劣势。”他说:“这就要求企业要很好地协调现有资源,投资于产值最高的地方,以消除劣势。”

“中国制造”找差距 对国际市场认知度不够

对国际市场认识不足

记者在汉诺威it展采访中感受到,mainland China参展企业普遍意识到转型提供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趋势和紧迫性,但这种升级面临诸多障碍。

汉王科技的刘军认为,mainland China的很多企业对国际市场需求没有透彻的了解,对国际市场也没有深入的了解。mainland China许多成功的商业领袖都出生在R&D,他们从事技术和产品。在国外,许多成功的商业领袖都是经理和战略家。刘军说:“中国不缺乏工程师,而是战略、系统集成和营销方面的人才。”

“中国制造”找差距 对国际市场认知度不够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中国制造”找差距 对国际市场认知度不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