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3字,读完约2分钟
“今年36平方米,明年72平方米。”2010年3月17日,无锡惠德董事长惠在solarcon 2010中国大会上有点激动。
惠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销量的疯狂增长。惠预计,2010年企业销售额将是2009年的10倍。惠工作的企业主要生产单晶炉。
巧合的是,“这个月,三分之一的订单无法得到满足,因为他们超出了生产能力。”世界最大切片制造商ldk的总裁童兴学向记者传达了同样的信息。
据记者调查,随着光伏产业的逐步复苏,国内光伏产品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并引发了相应的投资。然而,在这轮投资热潮中,被忽视的产业链中端受到追捧,但也引发了投资过热的担忧。
增长10倍
“2009年,仅售出10多台。今年的势头非常好,预计将达到100套左右。”许孟军表示,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欧洲光伏政策的推进,2010年将改变2008-2009年的下滑趋势,并引发一波快速增长。
2010年初,中国主要太阳能制造商的财务报表显示,光伏市场已恢复快速增长。3月初,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尚德电力(Suntech Power)预计将发布一份年度报告,称太阳能电池板在2009年达到7.04亿瓦,同比增长42%,所有财务指标都大大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此外,该公司表示,2010年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不低于70%。
然而,在光伏市场高速增长的整体复苏中,光伏产业的中游尤为火爆,其中光伏设备制造商表现尤为强劲,所有这些都呈现出多重增长。
无锡惠德主要生产单晶炉,属于中游第一环节,而龚景科技(00206) (002006)。SZ)主要生产应用于第二个环节的铸锭炉。
"从目前的订单情况来看,2010年的铸锭炉产量应该是2009年的3-4倍."龚景科技一位未透露姓名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2009年,这一数字仅比2008年翻了一番。
据记者调查,市场上流传着中国铸锭炉的主要供应商gt的订单数量超过产能的1.5倍,许多财大气粗的光伏落后者甚至开始“承包”中游厂商的生产线。
"芯片确实供不应求,短期内无法改变."童兴学认为,由于中游设备的交付时间超过一年,短期内芯片供应不会出现重大变化。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光伏产业投资回暖 争辩产业链中端过热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