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6字,读完约3分钟
对于那些自去年以来就表现出建设光伏发电厂冲动的主要省份来说,3月18日国家能源局负责人的一次讲话可能会让地方政府不断升温的“光伏热”降温。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石立善在3月18日举行的“回顾与展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大规模启动光伏电站的条件尚不具备,主要原因是成本高。他认为,今后要合理把握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不能为了建电站而建电站。
自去年以来,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和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措施之一,中国计划启动此前一直低迷的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作为探索这条道路的一种方式,国家能源局去年3月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了1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项目的特许权招标,投标价格为1.09元/千瓦时。该项目于去年8月开始建设。
在光伏电站的建设中,当地政府对before/きだよ.表现出了热情去年,甘肃、宁夏、青海、江苏等阳光资源丰富的省份相继出台了大型光伏电站建设计划,国有发电企业牵头的投资者也在这些地区抢占了优质资源。规划中的光伏电站,无论是单个项目的规模还是各省的整体规模,都明显超过了国家的初步规划。
“你不能为了建造发电站而建造发电站。如今,很多地方的光伏电站都建得很快,但没有示范意义。仅仅为了建造发电站,很难推动技术进步。”石立善说。
目前,制约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的成本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尽管光伏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在金融危机期间大幅下跌,光伏发电的成本降至1元-1.5元/kWh,但仍高于传统能源,如火电,国家提供的补贴有限。
石立善说,目前,不仅光伏电池的成本很高,而且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仍然很高。以宁夏为例,即使不包括电池成本,建设1千瓦光伏电站的成本也达到8000元,相当于水电建设的成本。他认为,由于成本高,未来如何大规模开发太阳能需要冷静思考。
此前,在去年5月举行的一次行业论坛上,石立善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风险发出了预警。当时他说,可再生能源产业不仅要积极发展,还要实事求是。
3月18日,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工业工作委员会举办的论坛上,石立善提出光伏电站建设要坚持实验示范,依靠规划,合理把握建设规模。一方面,新建光伏电站主要用于新技术、新工艺的示范,为今后的推广应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主要用于解决特殊地区和行业的用电问题。
国家能源局的另一位官员去年表示,在未来两三年内,中国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将超过100万千瓦。在单个项目的规模上,10,000千瓦或20,000千瓦更合适。同时,各省的建设规模应该是有限的。在并网方面,将优先考虑本地接入和消化,不会立即进行大规模的长距离传输。
标题: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光伏热”或降温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