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8字,读完约3分钟
绿色迪达(002200)(002200.sz),云南省最大的绿色苗木种植企业,不仅因为百年一遇的大旱,还因为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通知而头疼。
3月17日晚,格林兰宣布收到中国证监会的通知,将对该公司展开调查,因为该公司涉嫌违反信息披露规定。虽然公告中没有提到将在绿地调查哪些具体行为,但本报的调查发现,该公司确实有许多疑点有待揭露。
绩效预测的差异
格陵兰岛调查的公告一发布,该股的股价就在3月18日受到重创,下跌4.73%,收于每股26.2元,一度触及每日涨停点。第二天,股价再次下跌3.44%。
一家券商的分析师表示:“证监会的调查显示,这种情况非常严重,至少在上市公司中是罕见的。”。
绿地秘书长唐家明表示,证监会发布的通知仅要求绿地配合调查,但没有明确指出哪些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与“信息披露”相关。因此,公司近日召开紧急会议进行自我检查。他说:“证监会的相关调查人员将在近期到达,我们将披露调查内容。”
绿地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主要解释了1月底干旱导致业绩突然下降的原因。
2009年10月30日,绿地的业绩预测称,其利润预计将增长20%-50%。
然而,仅仅三个月后,绿地的表现突然发生了变化。1月30日,格林兰发布了业绩预测修订报告,称2009年7月以来云南的干旱天气和干旱将对公司思茅基地造成一定的库存损失,从而使公司2009年的业绩低于预期水平。公司预计2009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下降30%以内。
这种预减是库存减值的一次性准备金。
根据利达迪公布的2008年净利润8676万元的基准值,以及之前业绩预增和当前业绩预减的中间值,存货减值准备导致的利润差异为4362万元,占利达迪2008年净利润的近一半,两个业绩预测的差异很大。
引人关注的是,在绿地业绩亏损公布后,2月1日,公司股价下跌9.98%,换手率达到9.49%,上演了一场“制度变迁”。根据深交所当天的数据,该股前五名买家均为机构席位,总购买金额为6611万元。第一、第三和第五名也是机构席位,总售价为5562万元。根据当天的股价,新机构的平均收购价格为每股26.5元。“很明显,卖空机构在短期内会关注空,而买入机构也会采取同样的行动,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此前,一位格陵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格陵兰曾将2009年的所有损失归类为存货价值损失,大部分购买的利润较低的苗木都是在2009年提前售出的,这也意味着基地中利润较高的自产苗木将在2010年继续销售,这并不排除该组织看中这一点。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干旱门”引证监会调查 绿大地疑点重重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