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9字,读完约3分钟

继今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后,温总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今年三网融合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三网融合真是“箭在弦上”。 从相关部委的角度来看,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广电总局正在采取积极行动,使本系统的企业在融合市场的未来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广电总局要求各省在今年内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最终目标是组建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作为统一的市场主体,参与三网融合。依靠组建一个庞大的“国家队”——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是许多行业主管部门在进行行业改革时一直遵循的思路,广电总局也不例外。最近,据报道,广电总局将优先向广播电视系统企业发放互联网电视牌照,而私营企业没有获得牌照的时间表,这与上述建立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想法基本一致,反映了广电总局保护企业利益、排除民间资本参与三网融合的想法。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想法或实践是否仍然及时?作者持否定观点。 一方面,私人资本也应充分参与。 首先,上述做法与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不一致。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放宽社会资本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不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国务院在2009年通过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研究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促进社会投资。”温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甚至提到“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着力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民间资本进入国有垄断行业的态度是不断明确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由此可以推断,三网融合不能排除民间资本的参与,三网融合可以为低迷的民营经济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和发展动力。 其次,三网融合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宽带建设。借鉴国外经验,许多国家在发展宽带时充分利用私人投资,以确保宽带市场的充分竞争。例如,在澳大利亚,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建立新公司,以确保宽带网络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行,同时研究和制定政策,吸引私营企业投资宽带网络;在新加坡,除了国家宽带网络公司,非主流的私人网络运营商也选择建设国家宽带网络,以确保充分的市场竞争;在新西兰,政府为宽带网络建设制定了公私伙伴关系政策,并积极吸引私人资本投资;在韩国,国家宽带网络最初是通过市场竞争和私人投资发展起来的;等等。在推广三网融合时,我们还需要充分借鉴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 最后,与私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可能无法保证高效率,也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从我国国有企业多年的发展实践来看,国有企业在竞争领域的低效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此外,由于国有企业的垄断性质,它们对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利润机会不敏感,这往往阻碍创新的步伐。经过多年的等待,三网融合终于在今年推出,因此更重要的是要抓住时机,用高效率确保它尽快有效地推广;此外,三网融合,尤其是业务融合,没有既定的路径可循,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这离不开民间资本的深度参与,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创新力的不足。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三网融合应引入民间资本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