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1字,读完约2分钟

基于年度合约的传统铁矿石定价机制正走向十字路口。

据海外消息人士22日称,包括巴西淡水河谷(Vale)、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在内的国际矿业公司,已与日本主要钢铁制造商达成初步协议,用与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合同取代已有40年历史的基于年度合同和长期谈判的铁矿石定价体系。

中国钢厂能否应对日益凸显的铁矿石“金融属性”

尽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它尚未收到相关通知,并拒绝置评,但分析师认为,上述消息并非来自空.3月初,日本钢厂首次宣布接受焦煤季度定价合同。作为一种类似炼焦煤的大型炼钢原料,基于年度合同的铁矿石长协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钢厂能否应对日益凸显的铁矿石“金融属性”

季度定价成为一项突破

今年3月初,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宣布,已与欧洲、中国、日本和印度的一些客户达成焦煤供应协议,这些合同是通过短期谈判敲定的。日本主要钢铁公司也证实,根据协议,从4月到6月,必和必拓的焦煤价格将升至每吨200美元,比2009年高出55%。

中国钢厂能否应对日益凸显的铁矿石“金融属性”

据悉,这是日本钢厂首次接受焦煤季度定价合同。然而,对于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等国际矿业公司来说,它们的雄心可能不仅限于炼焦煤。铁矿石是炼钢的另一种主要原料,必和必拓一直呼吁废除年度长期关联制度,并采取更灵活的定价方法。今年年初,必和必拓表示,2009年第四季度,该公司46%的铁矿石是通过季度定价、现货定价和指数定价等短期议价方式出售的,这一比例明显高于此前宣布的30%。

中国钢厂能否应对日益凸显的铁矿石“金融属性”

分析师认为,国际矿企很有可能在日本钢厂铁矿石“季度定价”方面找到突破。“日本钢铁行业的产品相对高端,它们转嫁成本的能力相对较强。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担心铁矿石的稳定供应,而不是价格。”一位熟悉日本钢厂的人士表示。

中国钢厂能否应对日益凸显的铁矿石“金融属性”

中国和欧洲对“季度定价”持谨慎态度。商务部此前表示,希望维持铁矿石长期协议的价格形成机制,并能提供必要的贸易手段支持。在鞍钢工作多年的行业专家马忠普表示:“在现阶段,保持年度长期关联制度对中国是有利的。”除了2008年下半年铁矿石现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其与长期关联价格发生反转之外,多数情况下,长期关联价格仍有一定的优惠,年度合同也有利于钢厂成本核算和钢材出厂定价。

中国钢厂能否应对日益凸显的铁矿石“金融属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中国钢厂能否应对日益凸显的铁矿石“金融属性”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