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9字,读完约3分钟
一旦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美市场需求减少,主要用于出口的产品将面临巨大风险。
从0-7亿元的销售额,离石集团花了整整十年。200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但其销售额达到55亿元,几乎是六年前的八倍。
作为一家以塑料家居用品起家的浙江民营企业,离石集团多年来一直徘徊在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中。虽然力士的塑料家居产品通过成为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零售巨头的供应商,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只能赚取少量加工费。
加上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离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立新认为,一旦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美需求下降,90%以上产品出口的离石家居产品将面临巨大风险。最后,李立新提前为公司布局:加大产品研发,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战略,进行产品转型升级;进入现代服务业,形成从百货商店到超市和购物中心的完整零售模式;进入资本市场。
2006年,立世收购了通达工业(报价,信息,评论)(0526)。同样主营业务的香港上市公司s . k .,其塑料家居用品年生产能力跃升至亚洲第一位。在扩大公司规模和产值的同时,力士还希望推出更多具有自主设计、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立世在香港招募了一个10人的设计团队,专注于自己产品和包装的设计,积极打造自己的优秀品牌。
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力士投入了1.2亿元进行研发,平均每周有2款以上的新产品上市。通过研发新产品和增加产品附加值,离石塑料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从原来的2美元提高到5美元。2009年,离石出口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1.8%,利润增长20%以上。
为了平衡风险,寻找新的增长点,离石开始多元化投资,从单纯的外贸出口企业转型。李立新告诉蔡颖记者,他通过研究世界500强企业,发现三类企业最多,即软件网络信息技术、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和商业零售。作为民营企业,它不具备政策和资本优势,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此外,由于其与沃尔玛等客户的长期业务往来,它对商业零售领域非常熟悉。
2005年,离石集团收购“新江夏股份”,一举进入商业流通领域。紧接着,力士集团也参与了南宁百货(600712)(600712)。上市公司,持有14.46%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通过不断的扩张,力士已经在三、四线城市拥有了10家百货公司、40家连锁超市和购物中心,现在商业零售收入占了力士集团销售额的60%。
“我的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建立15家大型百货连锁店和100家新的江夏连锁超市。”李立新说。离石避开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选择三、四线城市甚至五线城市寻找空白点市场,成为当地的“巨无霸”百货公司,规模从3万平方米增长到5万平方米,甚至达到10万平方米。
在投资方面,离石集团参与了宁波报业、南宁百货、鄞州银行、象山村镇银行、财通证券的房地产开发和股权投资,实现了产业运营和资本运营的互动发展。
至于如何避免多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李立新认为,关键在于发挥产业协同作用。塑料家居用品和零售原本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及时发展商业零售不仅能促进其产品的销售,还能以更高的利润抢占上游市场。
李立新表示,离石集团三年内不会进入第三产业,在制造业和零售业总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之前,他不会考虑。
标题:利时集团 找新增长点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