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7字,读完约3分钟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其中电力体制改革再次位居前列。
2002年确定的四分制电力系统改革,仅在发电侧厂网分离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主辅分离的损失尚未打破;到目前为止,电力销售方面的分配和分配分离已经陷入僵局。这导致电力市场既不是市场,也不是计划,燃煤发电、发电厂和电网之间利益分配不平衡等问题几乎总是伴随而来。
这一次,发改委等部门强调,除了按照拉姆齐定价原则实施住宅阶梯电价制度外,其他内容如主辅电网企业分离、输配电系统改革试点等都比较熟悉。
当前电力改革的痛苦在哪里?首先,电价的市场化改革被拖延了很长时间。虽然当前电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完全市场化价格运行机制,但为了照顾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电价,在电价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引入了逐步过渡的思想,即先通过成本+利润的过渡模式来控制电价,然后实施真正的完全市场化。
这种电价内涵对低收入群体、重点和重点行业具有价格内补贴功能:一方面,取消煤电联动机制后,造成了发电行业的整体亏损;同时,在当前的电力生态布局下,隐含价格补贴的电价过渡机制扭曲了电价的价格形成机制,导致电力系统承担了多种社会功能,无法完全市场化。另一方面,有效的市场化电价改革的失败,客观上制约了输配电分开和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强化了电网公司的垄断力量。
其次,发电侧和售电侧的渐进式改革人为地增加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导致了改革的难度。电力领域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销售等。先发电后售电的改革思路,客观上割裂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整体性,容易导致改革前后的“顶牛”和利益扭曲问题。事实上,无论是燃煤发电企业还是曾经出现的发电企业的整体亏损,都直接关系到当前电力改革的一步一步的改革。然而,电网公司先主辅分离,再扩大辅辅辅业务,甚至一些省级电网公司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投资发电项目,再次挑战发电厂与电网相对成功的分离,这都与先发电后售电的分步改革有关。
第三,电网公司的垄断地位客观上加剧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复杂性,甚至影响了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计划确立的改革方向。目前,发电竞价严格来说是一对多的垄断博弈,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在发电竞价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输配电分开的真正改革是将输配电与电网公司分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配电方面,许多专业配电公司已经成立,以提供有竞争力的配电服务。售电业务可以是发电企业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目前是直接购电),也可以是发电企业向售电公司售电,售电公司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电网公司将专门从事电网建设、维护和传输服务。电网公司在配电业务上的持续垄断意味着售电侧的市场化改革只是电网公司内部的市场化,而不是售电侧的市场化。显然,售电侧的市场化改革是对电网公司的重新定位,这是有效推进电力改革的关键。
标题:电网公司改革是电改关键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