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4字,读完约3分钟
核心提示: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专家认为,未来石油储量增长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东部断陷盆地、西部、近海和南部海相。目前,中国石油(601857)的勘探需要一系列关键的理论和技术突破。
在中国这个石油资源禀赋不突出的国家,任何大规模油田的发现都会引起人们的热情和猜想,如南堡油田的发现。
长期以来,中石油和其他三大石油公司的探索者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发现更多的新油田。但中国的石油潜力有多大?三大公司如何实现高稳定的石油产量?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近日在《2009年国内外油气工业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是世界石油资源大国,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2200万吨。然而,含油盆地规模小,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与世界其他主要产油国相比,中国发现的世界级大型油田很少。中国的石油探明程度仍然很低,平均只有33%。主要产油盆地仍是未来寻找常规石油储量的主要位置,特别是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600295)、塔里木、准噶尔等大盆地。通过挖掘老油田的潜力和发现新油田,这些盆地仍有巨大的储量增长潜力。”
探索集中在西方
在过去的一年里,三大石油公司在勘探和开发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据介绍,2009年,三大石油公司实施了“稳东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方针,大力推进地质理论创新,深化了对新盆地、新领域、新领域、新地层的认识,成功应用了先进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三大公司全年有40多项重大发现。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专家认为,“未来石油储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中国仍有323亿吨石油资源有待发现。”
其中,东部断陷盆地有122.13亿吨石油资源有待发现,约占全国石油资源的38%,仍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西部地区是中国未来陆上石油勘探的重点,目前处于勘探的中前期。前陆盆地冲断带、大型隆起带和大面积地层岩性油气藏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待探明石油资源超过114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5%以上。
海洋石油勘探仍处于中、早期阶段,这是未来石油储量接替的重点。据估计,待探明的石油资源量为86.31亿吨,仍处于储量发现的高峰期。它具有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资源基础,是我国石油勘探接替的重要领域。
此外,南部海相也是今后的重点勘探领域。中生界和古生代海洋油气勘探已进行了近40年,石油地质资源达25亿吨。百色、景谷、三水盆地和海南福山凹陷仅发现少量中小型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仅2260万吨,地质资源探明程度不足1%,仍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长庆油田去年油气产量达到3000万吨石油当量,得益于勘探的突破。
截至2009年12月19日,长庆油田油气产量超过3000万吨,达到3006.06万吨,成为仅次于大庆油田的中国第二大油气田。从2001年到2008年,长庆油田已探明的油气储量分别超过1000亿吨和1000亿立方米。
上述专家还认为,中国石油勘探需要一系列关键的理论和技术突破,如海相碳酸盐岩生烃和聚集理论、高温高压下油气聚集机理、资源与目标整合评价决策系统、深水钻井、山地地震等。此外,勘探工程技术装备创新研发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少。石油勘探的概念也需要不断更新,突破传统的“禁区”,开辟新的石油勘探领域。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我国尚有323亿吨石油资源潜力 集中四大领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