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3字,读完约2分钟

如何抓住机遇,控制风险,对于在非洲从事矿产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当天的论坛上,与会嘉宾以个人经历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创新与风险控制”。

再非洲的中企如何投资创新:化危为机

松山合力国际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山:文化第一,向西方企业学习管理

“我在69岁的时候,也就是去年,成立了一家矿业公司。我们之所以能在坦桑尼亚获得4000多平方公里的勘探权,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对非洲的了解以及对非洲矿工的了解可能比那些第一次在非洲投资的人更好,所以能得到它。”李松山告诉记者,他是一名非洲文化学者。2006年后,他担任坦桑尼亚现任总统的中国经济顾问。“要出国,你必须继续学习文化,做好功课。你必须从法律和技术上理解它。”

再非洲的中企如何投资创新:化危为机

李松山说,他们只是一家小公司。为什么他们经过四两次努力就获得了一个大矿?此外,它与他们的伙伴有关。当他们与中国最大的镍生产商、世界第三大镍生产商金川集团合作时,他们在资金和技术上得到了保证。

再非洲的中企如何投资创新:化危为机

此外,他提醒说,工作签名和采矿权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一些投资公司的工作量,项目很难土地。他的经验是,中国企业需要学习一些西方国家的一些外国公司制度,比如设置政治经理,相当于“公关”,处理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但是这些工作的前提是你很了解当地的文化。

再非洲的中企如何投资创新:化危为机

中非民间商会会长李波:看到一切总比看到好,充分利用当地的中国资源

“大多数时候,我们通过媒体了解非洲。但事实上,这些报道并不完全真实。如果你真的想投资,你必须去实地看看。”李波告诉记者,很多人都记得,非洲到处都是沙子、贫困、蚊子和艾滋病。只有当他们在那里的时候,他们才能知道那是什么样子。

再非洲的中企如何投资创新:化危为机

李波说,在津巴布韦的十多年里,他最深刻的感受是这个国家受到西方的强烈挤压,这是完全不合理的。在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中,超过80%的人歪曲了津巴布韦当前的事实。包括互联网、电视和杂志上关于津巴布韦的报道,它们都是“非常混乱、通货膨胀、国内混乱”等等。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经济已经在快速复苏,今年的增长率为7%,预计明年将超过8%。交通、电力和包括金融网点在内的基础设施都很完美。

再非洲的中企如何投资创新:化危为机

此外,他提醒中国企业去非洲应该好好利用一些当地的中国资源,因为这些人在那里已经努力工作了很多年,不管资本大小,他们毕竟都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能够在那里生存,这证明他们在这个领域有经验,有能力生存。

再非洲的中企如何投资创新:化危为机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再非洲的中企如何投资创新:化危为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