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2字,读完约5分钟

在成为中国企业资源最密集的地方后,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开始动摇

文磊

澳大利亚曾被称为开放投资园,近年来再次收紧了对外投资政策

如果我们把今年上涨超过90%的铁矿石价格乘以1.4,中国、甚至日本和韩国的钢铁企业还能承受得起吗?这可能太残酷了,但对于钢铁巨头来说,这正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门户之见

5月2日,澳大利亚财政部长韦恩·韦恩·斯旺宣布了陆克文政府最新的税收改革计划。最引人注目的是,澳大利亚政府计划从2012年7月1日起对矿业企业征收40%的资源超额利润税。

门户之见

毫无疑问,这些将转嫁给下游企业的税收负担,是治愈澳大利亚不断扩大的赤字的最佳良药。韦恩·斯万表示,如果计划得以实施,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将比预计高出0.7个百分点。"此外,政府将有更多资金用于已经在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投资专员王恒岩告诉《全球企业家》。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克林(Simon Crean)5月20日在上海告诉该杂志,所有这些都将使澳大利亚从不可再生资源产业中获得更多利益。

门户之见

考虑到10月份即将举行的澳大利亚大选,澳大利亚当局在这一举措中更现实的作用是补充养老金计划,从而获得矿区东海岸选民的更多支持。不幸的是,陆克文可能不应该忘记,采矿不仅代表更多的财富,还代表更多的权力。在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税收改革计划已经将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的支持率大幅降低了14%至45%,而反对党的支持率则飙升了13%至49%。这是有史以来陆克文的个人反对率首次超过他的支持率——而在本月之前,鲁被认为是澳大利亚近40年来最好的总理。

门户之见

这一结果对商界人士来说并不奇怪。一旦税收改革计划通过,澳大利亚的矿业将面临世界上最高的税收负担。“4月份,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煤炭出口价格几乎超过了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中国建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一位煤炭贸易官员说。税收改革计划旨在超额利润。尽管“过剩”没有明确的定义,但铁矿石肯定会在其中。

门户之见

力拓、必和必拓和其他国际巨头首次表示,税收改革计划可能会减少他们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和产出。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也认为,资源税将使中国企业在投资澳大利亚时趋于谨慎。宝钢将重新评估其在澳大利亚的投资项目。对此,西蒙·克林表示,税制改革计划确实会调整澳大利亚的资源型投资,但预计总额将增加7%。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投资专员王恒岩向该杂志解释说,重税将迫使澳大利亚一些中小型矿业企业出售资源来赚钱。这可能意味着中国企业更关心资源和有更多的资金将有机会进入。

门户之见

这种判断可能过于乐观。“资源是有的,但资金是有限的。”美国铝业亚太区和美国铝业中国区总裁陈金亚认为,如果税制改革计划得以实施,相关资源和产品的价格上涨将是显而易见的。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资源消费国注定会成为高税收负担的承担者。陈认为,即使有需求,也没有企业可以不计成本地买单。

门户之见

澳大利亚曾被称为开放的投资天堂,但近年来首次没有收紧对外投资政策。早在2009年9月,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就发出警告,要求外国投资者在澳大利亚大型资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应限制在15%以内,新项目的投资限额应为50%(详见“闭门”)。

门户之见

作为过去两年澳大利亚资源领域最大的投资集团,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评估这一计划的影响。2009年5月,中国国色股份有限公司(000758)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11.2%的股份,并开始在澳大利亚生产。中国国色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告诉本刊,重税计划可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当我们向Tramin注入金属时,我们关心的是它在阿尔及利亚的大型矿山,其金属量超过400万吨,将于今年年底和明年初开始建设。”相比之下,特拉明在澳大利亚的金属资源只有约20万吨,目前保持着“有保证的利润”。

门户之见

然而,2009年6月,五矿有色金属收购了oz minerals在澳大利亚的大部分资产(详见gemag的“五矿大交易生存技术”),再次显示出其对地缘政治的高度敏感性。5月13日下午,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焦健告诉本刊,他在澳大利亚的团队已指示专人调查并跟踪该计划的所有进展。中铝相关人士也表示,税收政策的调整是影响其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

门户之见

中国的行动可能会给这一计划增加变数。澳大利亚分析人士认为,该计划的实施决议不会早于大选,也没有实施细则。美国铝业亚太区和美国铝业中国区总裁陈金亚建议,中国企业应加入日本、韩国等资源需求国的行列,加入澳大利亚本土企业的行列,与政府直接沟通。这有利于中国企业判断未来的投资环境,同时协调与相关企业的关系。

门户之见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世界上资源丰富的国家向像中国这样资源匮乏的人发出的警告的开始。对中国而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资源仍将是主要驱动力,这意味着中国企业仍需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全球资源贸易阀门过早收紧的局面。

标题:门户之见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