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9字,读完约3分钟
2010年,东风日产在汽车市场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首先,销售量达到新高。1-5月,累计销量达到27.24万台,同比增长51%,居行业第四位;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东风日产中国区总裁兼副总经理任勇公开提出了100多万辆汽车的“百万梦想”;5月,总投资50亿元的东风日产花都二厂奠基,将于2012年正式投产。新工厂的建设为东风日产的“百万梦想”提供了现实的支持,使东风日产朝着成为中国汽车企业三强之一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关于东风日产七年来的成就和发展经验,任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想用一个‘厚’字来概括一下。”对东风日产而言,“厚”是质量优于规模的发展理念,是整个价值链的系统竞争力,是持续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厚基础”已经实现了行业增长率的三倍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被称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黄金十年”。10年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东风日产始终遵循“以我为主,稳步前进,有序做大做强”的发展道路,“厚积薄发”成为企业发展理念。
2003年7月,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600006)宣布将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在过去的七年中,东风的日生产能力从成立之初的65000辆扩大到2009年的460000辆,销量从最初的60000辆增加到2009年的500000辆,居华南第一,全国第五;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是行业增长率的三倍,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特别是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的考验,东风日产在汽车行业7%的低迷增长下,依然逆势而上,增长29%,成为2008年中国十大乘用车制造商中唯一一家没有调整目标、超过年度目标的制造商,再次创造行业增长纪录。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强劲增长,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一度,“零库存”、“产能不足”等消息充斥汽车行业,成为许多汽车企业拼命增加甚至透支产能的选择。但东风日产车型仍供不应求。那么,现在宣布扩张计划是不是太晚了?
面对记者的提问,任勇说:“在这样的躁动中,我们希望保持清醒。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不应该只看当前的利润,而以利润为利润。相反,他们应该着眼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长期前景,诚实地做一些基础工作。”
与有形的经营业绩相比,东风日产的成长在于东风和日产多年积累的技术、品牌、资金、人才和文化优势。在合资企业成立之初,当两个优秀的团队走到一起时,虽然不是奇怪的同床异梦,但业绩的下降证明合作并不顺利。在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东风日产领导层并不急于把发展市场销售作为主要任务,而是顾全大局,诊断内因,打稳基础,正视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始内部研究。双方最终达成了代表共同利益的东风日产行动计划,融合了东风的务实与奉献、日产的管理经验和风神的灵活与创新,扭转了东风日产合资的被动局面。
打好“厚实的基础”,一步一步一年一步稳步发展,最终实现东风日产的全面繁荣。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探究东风日产合资7年的快速成长之路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