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73字,读完约6分钟
今年,天津综合煤气化(000968)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项目进入建设高峰期,预计年底前完成设备安装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清洁煤电技术的中国“绿色煤电”计划在天津启航。
5月,临港工业区春意盎然,以低碳为核心的中国“绿色煤电”计划也在这里加紧建设。
“igcc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燃煤发电技术。”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伟表示,作为世界第六大电厂,也是发展中国家首个此类电厂,华能天津igcc示范工程已成为国家“十一五”863重大项目,不仅代表了中国清洁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也为“绿色煤电”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于去年7月启动。目前,气化磨煤装置框架已建成57米,大型设备安装已开始。空分公司已经成功封顶,主要设备已经安装到位。空冷箱已经安装完毕,联合循环岛地区和生产工厂已经初具规模。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筑公司的负责人指着施工现场告诉记者。
天津承载着“绿色煤电”的希望
长期以来,中国的火力发电和低碳排放形成了“牛头尖”的趋势。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中国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至50%来自燃煤发电。特别是随着去年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束和中国40%-45%的减排承诺,曾经走在高排放道路上的中国火电行业被迫加快向低碳模式过渡,包括华能在内的传统火电企业也走上了探索之路。
2004年,华能集团率先提出“绿色煤电”计划。所谓的“绿色煤电”是一种基于整体气化联合循环(igcc)和碳捕获和储存(ccs)的新型煤发电技术,它分离、利用或储存二氧化碳。2005年12月,华能联合的七家重点发电和煤炭企业联合成立了“绿色煤电”计划的实施单位——绿色煤电有限公司。2009年5月,为推进“绿色煤电”发展,国家发改委批准华能集团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中国首个igcc示范电站。
“该项目具有明显的低碳优势。如果将来实施碳关税,igcc的优势将更加突出。”华能负责人表示,“绿色煤电”一期计划以天津igcc电厂为依托,同时建设绿色煤电实验室,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同时加强与石油、地质等行业的合作,共同推进绿色发电技术的产业规模示范进程。
传统燃煤发电开始“低碳突围”
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作为一种“老能源、新方法”,首先将煤转化为合成气,从合成气中捕获碳,然后燃烧氢气发电。与普通的30万千瓦燃煤电厂相比,igcc电厂减少了7万吨煤耗和1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igcc电厂脱硫效率可达99%,氮氧化物排放量仅为常规电厂的5%-10%。
天津igcc示范电站项目是中国首台25万千瓦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机组,采用华能自主研发的2000吨/日两级干煤粉气化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机组预计于2011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在年利用5000小时的基础上,年发电量将达到12亿千瓦时。
“天津igcc项目作为中国清洁燃煤发电技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低碳核心技术的研发,还可以促进发电行业的技术和产业升级。”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瑞芳介绍,天津igcc项目将提升中国在低碳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igcc技术,最终探索出一条清洁、高效、低碳的能源新路。
巨额贷款打开了资金瓶颈
在中国建设igcc电厂不存在技术问题,但由于igcc电厂的成本是常规电厂的三倍,资金成为瓶颈。就在今年2月,亚行的巨额贷款突破了这一“瓶颈”。2月8日,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决定向天津igcc示范项目提供1.35亿美元贷款。
据亚行相关人士透露,1.35亿美元贷款的还款期限为26年,其中宽限期为6年,可满足一期绿色燃煤发电项目32%的资金需求。此外,亚行将提供125万美元的技术援助赠款,为该计划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做准备,目标是在2013年之前逐步扩大igcc的规模并应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
亚行高管表示,希望天津igcc示范项目能够增强政策制定者、市场投资者和项目开发商的信心,促进清洁煤电项目在未来中国的广泛应用。为了降低风险和成本,亚洲银行将从其气候变化基金中拨款500万美元,用于在初始运行和维护阶段向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直接监控和技术支持。这笔赠款还将用于帮助加强项目管理能力,并确保其符合主要保障政策。
解“零碳”排放方程
除了igcc,ccs,即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也是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行方法。Ccs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它可以捕获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然后将其输送到一个地方进行长期储存并与大气隔离,以避免加剧气候变化。目前,世界上燃煤每年产生90亿吨二氧化碳,据保守估计,2000亿吨二氧化碳可以被埋在地下,相当于未来几百年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
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中欧煤炭利用接近零排放协议(nzec)会议上,项目组发布了一份ccs可行性方案实施报告,表明向储层注入二氧化碳不仅可以封存二氧化碳,还可以提高石油采收率。“中国首个碳储存示范基地将选择天津大港油田的废油井,预计建设将在2011年左右开始。”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研究所负责人透露。
“ccs技术可以快速、大规模地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继续以煤为主要能源的情况下,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对这项技术的前景表示乐观。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竣工投产,二氧化碳回收率达85%以上,年回收二氧化碳3000吨,这也预示着天津ccs技术的美好前景。
标题:中国“绿色煤电”的“天津路线图”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