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8字,读完约3分钟
5月5日是青海清泰信托债权的第一个付款日,但债权人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钱。青海盛通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清泰信托重组经理表示:“钱已经到了。由于抗震救灾,人员不够,赎回日期被推迟,债权人已得到通知。”
付款人是大型中央企业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偿还这笔债务的1.16亿元大部分来自五矿集团公司。在债务被清理和“壳”被冲走后,清泰信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重生。
这也是自2007年6月1日《企业破产法》颁布以来,国内首次通过司法重组对金融机构进行重组。虽然过程是曲折的,但结果都是令人高兴的。青海省政府避免为“问题”金融机构买单。五矿以约1亿元的价格获得了信托许可证,债权人挽回了一些损失。
五矿集团以1亿元购买贝壳
青泰信托成立于1997年10月18日,注册资本1.67亿元。2002年7月17日重新注册,注册资本增至3.28亿元。2002年,清泰信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通过承诺高回报操纵桂林旅游(000978)股票。2003年11月,桂林旅游股票暴跌,青泰信托的违规行为无法再隐瞒,当地分支机构相继关闭。
2005年7月8日,清泰信托被银监会责令停业整顿。同日,银监会委托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组建工作组,对清泰信托进行停业整顿,并接管清泰信托的决策权和经营权。自那以后,青海省政府一直在与潜在买家谈判,以领导清泰信托的重组。
重组方最终把钱花在了大型央企五矿集团身上,而之前传言的西宁城头和中国保险集团等股东则消失了。2010年1月初,五矿集团与青海省政府清泰信托风险处置领导小组在北京签署了《清泰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重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重组青泰信托后,五矿集团将拥有66%的绝对控股权,并将更名为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此后,清泰信托的重组进入快车道,并在不久的将来开始实质性的重组。
4月26日,清泰信托重组经理在《青海日报》上宣布,根据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青海省高院)批准的《清泰信托公司重组方案(草案)》和青海省高院批准的《清泰信托公司重组第一次财产分配及债务清偿方案》,现由管理人清偿青海省高院认可的清泰信托公司(2009)清民二宝字第50号机构的职工债权、自然人债权和普通债权
其中,第一顺序员工的债权按100%的比例清偿,清偿金额为1183215.31元;自然人债权按100%比例收购后,收购资金偿还32,661,224.76元;第三顺序为50家机构债权人的普通债权按总债权的10%比例清偿,共计81805200.79元。
结算总额约为1.16亿元,其中大部分由五矿集团提供。“五矿集团以1亿元人民币购买了信托许可证,这非常划算。信托许可证的市场价格目前约为10亿元人民币。”一位业内人士评论道。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五矿集团亿元买壳重生 为中国首例司法重整式重组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