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40字,读完约7分钟

世界上有两种形式的财富创造,一种是汗水型,另一种是智慧型。我们以前走的是汗水型道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智能财富模型的核心问题是自主创新。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与一度被称为“中国制造”的喧嚣的外部世界相比,“经济转型”成为第107届广交会的热门话题。

回顾当时,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来势凶猛。由于海外订单急剧下降,传统制造业利润微薄。东莞经常报道企业倒闭、老板逃离、工业工人讨债,该市充满悲伤,“中国制造”在海啸中终结。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东莞多年来一直引领着中国的gdp增长;中国一直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增长;转型中的东莞是中国转型的缩影。那么,东莞在过去的两年里会做些什么呢?东莞正在发生什么变化?为此,环球金融的记者走访了东莞三次,以寻找相关答案。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东莞“鞋”印

东莞的名镇厚街,东北邻东莞市,南临虎门港。由于地处广港经济走廊中段,长期以来一直是东莞制造业中心,被誉为“会展名镇”、“家具之都”、“鞋业名镇”。全球金融记者的第一次采访从这里开始。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2010年2月28日上午9: 00,我从深圳福田汽车站乘公交车,11: 30到达厚街站。刚走出车站大门,一群招聘人员就带着极大的热情冲了过来,他们很快就把招聘传单塞到了记者手中。走出包围圈后,在厚街的街道上,贴在木板上的简单的招聘广告牌比比皆是,招聘广告会定期出现在各处。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在白浩厚街工业区,参观后发现几乎没有企业缺人。与东莞街相比,在厂区内,所有交通流量大的主干道上都密集地挤满了工厂招聘亭,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街上行人很少。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从事女鞋出口贸易的吉大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华江表示,公司订单明显回升,订单超过15万双,同比增长近一倍,订单总量超过金融危机前。“目前,订单已安排在5月份,而此时,订单通常会下到3月。”徐华江说。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华诚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表示,华诚鞋业有限公司以前主要从事国内销售。由于公司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收到许多出口订单,他决定开一家新工厂来生产出口产品。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由于厚街工厂订单增加,导致企业劳动力需求增加,厚街所有工厂都在招人是不可避免的。根据迷你中国商业信心调查,由于订单增加,员工需求指数从1月份的53.8上升到61.3,这也是过去五年调查的历史峰值。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思考企业家

然而,出口订单的恢复和工业工人的短缺并不是东莞工业复苏的全貌。3月19日,《环球金融》记者走进中国最大的女鞋制造商华建集团。就在华建集团生产车间的隔壁,一直听到有节奏的“咔嚓”声,300多名制鞋企业老板聚在一起讨论除了复苏之外的另一个话题——产业转型。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当天下午,华建集团董事长张华荣作为东道主,在华建集团举办的“打破传统——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先锋论坛”上,给台上的各位首席执行官们上了一堂课。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张华荣将安踏体育用品公司(2020,香港)与东莞鞋业进行了比较。他说,安踏在1999年开始成为国内市场,这非常了不起。安踏有自己的制造、销售和采购,也有自己的品牌,在香港上市的市值为320亿英镑。然而,我们通过控制成本和廉价劳动力来实现规模效应。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调整发展战略上的思路,我们能打造一个品牌吗?实话告诉你,我做的是满袋。”张华荣说。

此前,张华荣在办公室接受了《全球金融》杂志等媒体的采访。当被问及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反倾销和产业工人短缺的挑战时,张表示,从制鞋业的角度来看,他觉得更重要的是练内功。虽然有一些不利的外部因素,但经过多年的积累,有各种对策。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根据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的事实,张华荣认为,在未来20到50年,中国的鞋类仍将具有良好的竞争力,但它们必须依靠高质量和快速服务的中高档产品。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培养团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年后,以今天的市场结构,我们想跟随别人的新模式进入市场。人们已经逃跑了。你甚至不能爬。你怎么能和别人竞争?寻找新的模式进入市场。”张华荣在比较了安踏、百丽和宝源的战略发展模式后表示。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变革——制鞋企业的行动

在内部,市场有一个既定的市场结构;从外部看,市场上存在反倾销,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不确定性和工业工人成本的上升。东莞制鞋业过去依赖廉价劳动力和成本控制来收缩,现在该如何占据全球制鞋业市场的75%份额?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这一步是在厚街。张华荣与香港魏豹集团等企业合作,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正在厚街镇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制鞋基地——世界鞋业总部基地。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华建集团副董事长卢瑞权表示,世界鞋业总部基地将为未来产业升级提供服务平台,同时也是世界鞋业技术进入中国的承接平台。据预测,届时将聚集3000家全球鞋企,包括500家海外鞋企、500家外国鞋企和2000家广东鞋企。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就像美国的硅谷一样,世界上的高科技和it都在硅谷。世界制鞋业的新趋势和新技术在东莞和厚街。你想要的对中国工业非常有帮助。”卢瑞权解释道。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兰认为,东莞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市场的内部需求。东莞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成品鞋、皮革、鞋材、鞋机及其他相关产品的集散地,拥有完整的制鞋配套供应链;另一方面,也是东莞鞋业从制造向流通升级的外部需要。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虽然温州和福建近年来发展了良好的国内市场,并建立了许多本土品牌,但鞋类制造的规模仍远非东莞可比。东莞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鞋类制造中心。由于制鞋业的高密度,制鞋业专业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的自发需求。”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转变应该是稳定的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来,包括设计人才等。,并且有一个组合来构建该行业。”与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产业转型相比,卢瑞权平静地表示。4月13日,由于第107届广交会,环球金融记者第三次造访东莞。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仍然在东莞厚街,两边的酒店都展示了欢迎各行各业的客人参加广交会的横幅。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70%的酒店客房已经被预订。毫无疑问,这是对外贸易持续良好的表现。与此同时,“扩大产品内销”和“提升产品质量”几乎成了产业升级热门话题的标准答案。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根据历史,产业升级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可以从二战后日本的转型过程中看出。

二战后从废墟中崛起的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因能源危机被迫转型。从那时起,日本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放缓,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日本的教育体系远比中国发达,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完成这一过程。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为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力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东莞的转型必须稳健,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符合经济规律。丁力援引拉美国家转型失败的例子称,它们想摆脱粗放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无法摆脱,陷入了尴尬境地。

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一些美国学者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形式的财富创造,一种是汗水型的,另一种是智慧型的。我们以前走的是汗水型道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现在必须转向智慧之路,智慧财富模式的核心问题是自主创新。”丁力说。

标题:众人皆议转型 东莞复苏掠影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