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5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纺织集团做粮油吗?是的,但是不要惊讶,因为还有更令人惊讶的事情——这家公司,其主要业务是纺织品贸易,已经花了两年时间,其石油加工能力相当于中粮集团,后者在中国排名第二。
该报获悉,去年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文件,将中国纺织集团列为四大中央直属粮食企业之一。
据悉,中国纺织集团公司年加工油600万吨至700万吨,炼油近150万吨,居国内石油加工业前三位。
对于这样一个隐形的大老板的存在,行业内的很多大人物,包括九三学社董事长田,惠福粮油集团董事长史克荣,都惊讶地叫了出来,说如果是民营企业,根本做不到。
中国纺织品蜕变
根据2008年公布的国内油脂加工企业排名,前10名分别是怡海嘉里、九三油、中粮、嘉吉、来宝集团、邦吉集团、惠福粮油、山东渤海和路易·达夫,但没有中国纺织集团的影子。
即使排名较低,许多业内人士也不会注意到中国纺织。但仅仅一年后,中国纺织迅速挤进了前三名。
记者从中国纺织集团下属的中国纺织粮油公司高级官员处了解到,中国纺织于2000年首次进入石油行业,标志着中国纺织粮油进出口公司的成立。
起初,中国纺织油脂有限公司只是作为大豆贸易代理,2002年开始做自己的大豆贸易。自2006年收购江苏新沂石油有限公司以来,中国纺织正式进入石油加工行业。江苏新沂每天加工1500吨大豆。
2007年,中国纺织投资租赁了安徽省蚌埠市蚌埠花园石油有限公司的全部厂房和设备。“当时,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菜籽油加工企业,拥有一条每天加工1200吨和3000吨油菜籽的生产线,一条每天加工200吨的色拉油生产线,另外还有20万吨仓库和3万吨。储油罐等储存设施。”
2008年,中国轻纺油产业布局开始加速,2009年进入冲刺阶段。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纺织先后收购了七家石油公司,包括东莞英丰油粉公司、沈阳金斗公司、福建进士和四川进士公司、大连王立安公司、湛江华农公司和湛江傅宏公司。
在加速并购的同时,中国纺织粮油也获得了与中国粮库合作的机会。中储粮内部人士透露,双方在山东省日照市合作建设了一家新的大豆加工厂。“在最初的加工中,中国纺织占了51%的股份;中国粮油仓储公司占49%;在深加工方面,中国粮食储备占51%,中国纺织占49%。”
截至2009年底,中国纺织在中国食用油产能主要集中的江苏、广东和山东实现了精细布局。业务领域从油脂产品贸易延伸到贸易、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业务品种涵盖大豆、油菜籽、食用油、玉米等产品。
2009年,中国纺织集团进口大豆420多万吨,进口量居首位,约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10%;八个子公司日加工能力为2.2万吨,年加工能力达到600-700万吨,相当于中粮集团;一家食用油精炼厂的年精炼能力为150万吨。进口大豆全部用于企业内部加工和消化。"
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严格控制大豆加工能力。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在中小型民营油脂加工企业被淘汰的同时,至少有20家大型大豆压榨油脂厂建成投产。
当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中粮集团和中国储备粮,惊叹于粮食领域的“国进国退”时,中国纺织就更加神秘了。中国纺织通过并购快速发展。当它最终浮出水面时,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在内的粮油行业巨头们都感到惊讶。
财力
中国纺织集团成立于1951年,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大型企业集团,主要从事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属于传统外贸企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纺织逐步扩大贸易范围,开始介入大宗农产品(000061)贸易。
中国纺织粮油的高级官员告诉记者,他们从2000年开始进入大豆贸易领域,然后介入石油加工业,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看到了很多机会。“在过去的30年里,国内人均石油消费量增长了100%。21世纪以来,国内大豆粉碎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豆进口量不断上升。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纺织愿意进入石油行业。”
然而,对于私人资本来说,贸易企业要转型为石油加工企业并迅速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上述中国纺织粮油人士表示:“中国纺织进入油田,得到了国资委、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2009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文件,将中国纺织集团列为四大中央直属粮食企业之一。
中国纺织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是积极推进纺织和石油两大主业的均衡发展,以确保国家食品和食品安全为目标,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这符合我们集团提出的‘衣、食、天下’的企业理念。”前述中国纺织粮油人士称。
除了政策支持,资金、技术和人才也是中国纺织转型的“瓶颈”。
上述中国纺织粮油人士告诉记者:“从2006年到2009年底,中国纺织收购了8家石油公司,总投资超过20亿元,这些M&A资金都来自企业内部。”此外,在扩大油脂加工规模的同时,中国纺织还从四大国际粮商中招聘了一批关键人才。
作为对中国纺织成功转型的回应,许多企业家和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中国纺织的特殊地位使其拥有极强的财务实力。“这就像许多中央企业可以竞争国王,你可以有钱。”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一位民营企业老板指出,如果中国纺织是一家民营企业,它敢在“严格控制大豆加工能力”的政策氛围下进军石油行业吗?如果中国纺织是民营企业,中国粮食储备会选择与中国纺织合作吗?
在回答民营企业家的提问时,上述中国纺织油脂有限公司的高管回答说:“我们在发展油脂加工方面没有享受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接收国给予的物流补贴与其他企业基本相同;中国纺织通过并购拥有生产能力。虽然规模扩大很快,但中国的总体生产能力实际上并没有增加,这完全符合国家合理控制大豆加工能力的政策。”
标题:粮油业国进民退 隐形大佬中纺显形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