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81字,读完约6分钟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历史是一部工业战争的历史。每当日本汽车工业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时,美国就会“定期”发动舆论攻击、贸易保护战争或工业战争,这些都是经过考验的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2009年7月,日本八大汽车制造商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达到创纪录的46.6%,首次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

丰田章男兴奋地表示:“我们实际上非常担心日本制造商对美国汽车市场的过度侵占会导致市场外的贸易纠纷。”

然而,半年后,丰田章男最初的担心变成了预言。

从2010年1月下旬开始,丰田的“召回门”从最初的售后服务开始,美国司法部在2月下旬介入调查,美国联邦大陪审团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洛杉矶办事处发出了两次传票,这使得在2月17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并表示无意出席听证会的丰田章男,在7天后出现在美国国会,面临来自立法者的尖锐问题。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丰田“召回门”前传:哥伦比亚(cbs)“丰田入侵”

底特律,2009年《福布斯》评选的“美国最悲惨的城市”,曾经是世界汽车工业之都,也是美日“汽车战争”的主战场。

20世纪80年代,底特律的汽车工人向日本汽车挥舞大棒,至今仍被人们深深铭记。当时,在美国街道上行驶的汽车中,四分之一是日本汽车。

20世纪70年代,围绕日本小汽车的飞跃,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1979年12月,泛美汽车联合会副主席拉开了批评日本的序幕。他指出,日本汽车的出口应该受到限制,或者应该选择本地生产。从那以后,各行各业、议会和政府对日本汽车进口的抨击声越来越大。众议院贸易小组委员会(准入委员会)和众议院及参议院经济合同委员会进行了公开报告。通过这些活动展示美国政府的官方观点。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1980年春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作了一个关于“丰田入侵”的特别新闻节目,对底特律的停滞和丰田的繁荣做了详细的比较报道。该节目在大量的篇幅中描述了美国工厂的悲惨场景,并感叹道:“底特律的现代化已经成为过去。”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同年夏天,当25万美国工人被解雇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不断推出美日比较节目,报道日本经济的繁荣,讲述美国经济萧条的悲惨故事,这在美国人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危机感。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面对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发起的大规模攻击,连续两年遭受重大损失的克莱斯勒总裁埃尔卡克(Elkak)和福特董事长卡德维尔(Cadville)讨论了一项计划:利用美国媒体和美国工会制造的舆论,克莱斯勒和福特联合向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提起针对日本的反倾销诉讼,指控丰田向美国市场倾销汽车。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面对反倾销指控,日本国际贸易产业省组织了一个律师团体来应诉。日本律师利用大量信息和数据表明,美国汽车工业的停滞不是由大量进口日本汽车造成的,而是由美国汽车公司未能应对汽车市场对小型汽车偏好的迅速变化造成的。此外,“石油危机”是偶然发生的,当市场销售大中型汽车时,日本汽车制造商并没有到处抱怨。这个论点是合理的。国际贸易委员会同意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的意见,驳回了克莱斯勒和福特对日本的反倾销指控。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然而,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出于保护美国汽车工业和避免失业的考虑,美国越来越多地要求限制日本汽车进口。

美国国会也准备推出一项新法案,将日本汽车的进口限制在150万辆。

日本的执政党和反对党感到震惊。一旦美国国会通过这项法案,日本汽车工业将遭受严重打击。更麻烦的是,欧洲国家可能会效仿。日本首相铃木亲自出面干预。一方面,他小心翼翼地向卡特政府表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日本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另一方面,铃木要求日本汽车制造商发扬“团队精神”,并做出一些让步,以避免贸易战的发生。当时,丰田总裁丰田章男非常不公平地说:“我们已经成为美国公司低迷的替罪羊!”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日本谈判代表是田中浩,他是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的高级官员。早在20世纪70年代,古天就意识到,如果日本汽车保持10%的美国市场份额,它们可能是安全的;如果这个数字增加到20%,美国将会有重大的政治反应;现在已经达到30%,美国陷入了工业危机。福特汽车公司和联合汽车工会向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保护第201条。几位来自美国中西部各州的参议员提出一项法案,将1981年、1982年和1983年出口到美国的日本汽车总数限制在160万辆。该法案原定于1981年5月12日在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提交、讨论和修订。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要想变魔术,就从皇宫里拿把刀。得知这一消息后,日本政府于5月1日主动宣布将“自愿”限制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售。1981年,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为168万辆,1982年限制在193万辆。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这项协议给所有日本汽车制造商造成了损失,并极大地限制了每个公司的生产能力。美国汽车公司从中受益匪浅。以通用汽车为例,它在1983年盈利37亿美元,1984年盈利47亿美元。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此外,应该提到的是,在1987年之前,对日本汽车出口的自愿限制总是有约束力的。然而,日本人有他们自己的对策。从那以后,日本公司开始在美国生产汽车,美国从日本的进口自然下降,实际进口逐渐低于总限额。到1994年3月,美国汽车对日本汽车的自愿出口限制被取消。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这一次,“召回门”事件发生在美国生产的日本汽车上。

三十年前,底特律的汽车工人用大棒砸碎了来自海外的日本汽车,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汽车工业战争;三十年后,大棒再次击中了日本汽车。经过30年的斗争,被砸碎的汽车是日裔美国人,而美国政府从幕后走向前台,直接成为挥舞大棒的主角。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将30年前的两个场景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相似之处:在相同的背景下,美国汽车的衰落,美国媒体率先发出了号角,这只是将美国和日本汽车场景的夸张对比变成了对事故细节的密切关注,从而充分唤起了公众的情绪。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作者: 白一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经济协会理事,记者王伟林英](编辑:)

标题: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