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7字,读完约3分钟
在广信硅工业控制中心,我们看到了一个一米多长的多晶硅棒样品。直径超过10厘米的银灰色硅棒在价格最疯狂的时候价值超过100万元。现在,它只值几十万。这根硅棒的价格变化向我们展示了多晶硅行业的兴衰。
最近,多晶硅企业经常向四川投资能源(600674)(600674)旗下的广信硅业投绣球,希望广信硅业收购。这些企业中有许多是由民间资本投资的,如山西和河南的煤老板以及浙江的私营企业。当多晶硅价格飙升时,这些预计将获得巨额利润的基金蜂拥而至,推动多晶硅投资变得疯狂,当行业遭遇寒流时,这些基金成为最快退出的力量。
退潮趋势出现了
广信硅业尚未找到任何感兴趣的收购目标。“这些公司基本上一文不值。”广信硅业秘书长李红认为,这些顺应潮流的多晶硅生产商大多资质平平。“许多企业甚至没有完善的生产环节。正常的多晶硅生产需要四个环节,许多环节只有三个。更关键的是,这些生产线的生产成本太高。”
与广信硅业相似,航天机电(600151)(600151)也发现了许多等待合并的对象。
“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公司的生产线仍然很新,他们希望被收购,但大多数公司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航天机电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许多中小型多晶硅公司寻求被收购,因为难以抵制行业调整。
上市公司开始出现退出多晶硅行业的现象。近期多晶硅行业的热点事件之一是通威股份有限公司(600438)(600438)剥离多晶硅资产。两年前,同伟从同伟集团手中收购了多晶硅企业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现在,面对“金融危机导致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影响了永祥的盈利能力”,同伟股份不得不将这笔资产转售给同伟集团。
"集团将在未来合理处置永祥资产."当《证券时报》记者看到通威的秘书李时,他并没有明确回应这笔资产的最终去向。
虽然多晶硅行业的一些龙头企业没有被迫退出,但它们的日子似乎很艰难。
“现在,多晶硅产品的价格约为每公斤420元,在我们的成本线上下浮动。”在中国,广信硅业是当之无愧的老牌企业。现在很多多晶硅企业都是从广信硅业提供技术,就是这样一个企业。目前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四川新能源产业促进会负责人表示,有很多多晶硅企业已经停产,按照目前多晶硅价格,企业只能勉强保护自己的资金。
广信硅业生产线于2007年2月正式投产。当时,各种商家抢购其产品,最高售价为300万吨。2007年,广信硅业仅生产200多吨,利润超过1亿元。2008年,广信硅业获得了超过100亿元的巨额利润。“当时总经理说我们的利润有点像卖白粉。”李红说。
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多晶硅投资蜂拥而至。据统计,截至2009年,国内产能超过2.4万吨,在建产能5.4万吨,计划产能接近16万吨,已建、在建或规划项目50多个。在内蒙古、宁夏、四川、江西等地,多晶硅产业集群已经出现。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已从每公斤500美元的最高水平暴跌至数十美元。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热点投资退烧 热钱寻求脱手 多晶硅前景扑朔迷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