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5字,读完约3分钟

2009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中国化纤行业顺利度过危机,率先复苏。在加快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增长方式的内在动力下,全行业落后产能淘汰137万吨。 化纤行业经营质量明显提高 2009年,虽然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依然严重,但1-11月中国化纤行业利润为113.9亿元,同比增长1.87倍,行业经济效益和经营质量明显提高。 中国化工(601117)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郑志艺认为,过去一年化纤工业能够快速复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在经历了2008年下半年的大幅下跌后,国际油价在2009年触底,上半年呈现持续上涨趋势,第三季度波动在70美元/桶左右,年底接近80美元/桶。原油价格的反弹直接影响到合成纤维原料的价格走势。第二,相关政策调整的效果是明显的。自2008年以来,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三次提高,从2008年11月1日提高到14%,从2009年2月1日提高到15%,从2009年4月1日提高到16%,对改善粘胶纤维出口形势起到了很大作用。月复一月,粘胶长丝的下降幅度逐渐缩小。从3月份开始,月出口稳定在6000多吨,粘胶短纤维月出口量快速增长。6月至10月,月出口量超过1万吨,接近2007年水平,表明粘胶纤维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所恢复。第三,下游市场需求已经恢复。2009年1月至11月,纺织行业实际实现工业总产值34268亿元,增长9.7%;主营业务收入32961亿元,增长10.54%;利润总额1331亿元,增长25.39%。在9个下游相关的化纤品种中,大部分产品的增长率都在逐年提高,尤其是化纤纱线和无纺布的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第四,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卓有成效。首先,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从33美元/桶攀升至近82美元/桶,完成了三年半的历史,同期聚酯产品价格下降了20% ~ 25%。结果表明,在聚酯产品的成本结构中,除了原材料成本外,加工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大大降低,这是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第二,各种化纤工业技术进步明显,涌现出大量新产品和新技术。第三,化纤行业淘汰速度明显加快。据初步估计,2009年化纤行业淘汰产能约137万吨。最具代表性的是腈纶工业。目前,有4家企业已经停产。据了解,这4家已经停产的工厂将不会重新开工。第五,棉花价格持续上涨。2009年,棉花价格稳步上涨,纺织企业的压力不断加大。由于化纤短纤维与棉花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替代关系,棉花价格的不断上涨和高水平的运作也显著增强了下游增加化纤短纤维使用的意愿。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化纤行业率先走向复苏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