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7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平安已经进入全流通时代。与宣布解除禁令不同,恐慌在第二天下降了8.88%。解禁当天,平安a股上涨3.73%,收于46.7元,h股上涨2.79%,收于60.85港元;昨日,平安a股仅下跌0.26%。
全流通不仅是平安员工创造财富的运动,也是平安管理层的游戏。至于裁员后平安管理层的控制权是否会下降,平安发言人盛表示,解禁不会影响平安管理层。
分批减少弱化影响
目前,汇丰银行共持有平安16.79%的股权。根据公告,如果上述三家公司在第一年减持30%,它们的总股本比率将降至8.19%。即使深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制了10.76%的股权,与汇丰相比也没有太大优势。如果员工持股平台在第二年继续减持30%,汇丰的股权可能会超过平安员工加深交所控制的股权。取消禁令会让现有的董事会失去发言权吗?
此前有报道称,一旦平安三家公司的股份被套现,将影响平安管理层的实际控制权。
截至2月23日,当平安宣布解禁时,新豪时和金高实业分别持有平安a股3.9亿股和3.3亿股,分别占平安73.45亿股总股本的5.30%和4.51%。此外,信豪氏持有平安证券约10%的股份。江南实业持有平安股份1.39亿股(其中平安a股8811万股,折合人民币43.24亿元),占总股本的1.89%,成为平安第九大股东。
但平安宣布,三家解禁企业承诺通过二级市场销售和大宗交易相结合的方式减持,每年解禁数量基本不超过30%,最多五年完成。
随着禁令的解除,外界一直担心的管理控制问题将得到缓解。一位深圳券商官员表示,至少在短期内,平安的股权结构仍将保持微妙的平衡。但是,如果这些员工持股平台连续两年减持30%,汇丰的股权可能会超过平安员工加深交所控制的股权,那么管理层的控制权将更加敏感。
平安表示不会受到影响
关于管理控制权的争议,平安发言人盛表示,解禁不会影响平安的管理。
根据平安的规定,平安的股权管理委员会将管理员工投资利益的所有执行职能委托给了信豪氏。辛浩时的管理层实际上是股权投资计划的真正管理者。为此制定的《权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中国平安的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放弃了被提名为权利人代表大会或权利管理委员会成员的权利。
分批解禁后,平安现有的股权结构会打破现有的平衡吗?首正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减持后,高级管理层有望保持稳定,管理层和公司价值基本不受影响。由于现任高级管理层是被董事会聘为职业经理人的,所以它不是由员工福利计划提名的。
国泰君安分析师彭玉龙也指出,员工持股的减少不会影响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他说,目前,三个员工持股计划实体在董事会只有一个席位,而董事会有19人。由于平安股权分散,没有控股股东,管理层由董事会决定。显然,裁员不会影响董事会的结构,从而影响管理层的稳定性。
国信证券(Guosen Securities)分析师邵指出,由于中国平安员工持有大量股份,许多管理决议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实施。三家公司减持平安股份的决议目的之一是拆分员工持股,然后慢慢改变持股比例。因此,限售股减持对平安未来发展没有影响。
标题:中国平安步入全流通时代 管理层控制权或显博弈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