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4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1月,当他与北京蓝狮金融出版中心的出版商吴晓波会面时,他正在与中信出版社的编辑讨论即将出版的《吴敬琏传》的定稿。手稿写作的逻辑是,吴敬琏参与了十多次大辩论,几乎涵盖了近几十年中国经济改革的所有主题。
这些年来,从个人角度来看,吴晓波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写历史——个人史、企业史、经济史和改革史。他的书《三十年的骚动》已经出版了80万册,并被翻译成八种语言。从蓝狮公司的角度来看,只有一件事——原创金融和商业读物。2010年1月《福布斯》中文版公布的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中,蓝狮排名第75位。尽管一年60本书、6000万码的规模与那些花费数亿码的出版大鳄相比仍然很小,但吴晓波很有信心,也知道为什么他的公司有最大的潜力:“因为我们代表了新的模式,它是出版业的一个轻型公司。”
放弃频道,抓住作者
蓝狮和其他出版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是一个渠道。最初,蓝狮与浙江人民出版社合作,现在与中信出版社合作。前者只负责蓝狮阅读俱乐部的选题策划和部分销售,后者负责印刷和渠道销售。与大多数图书公司不同,他们负责图书选择规划、编辑和销售,只从出版社购买图书编号,蓝狮只提供内容。这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当然会有一定的缺点。首先,出版社对选题有要求,不可能像完全精通一样迅速地对市场做出反应;第二,利润会减少,因为出版社既然承担了市场风险,就必须分享很大的利润。
吴晓波对此的看法是:“如果我们按照其他私人出版方式来做,规模只能通过分销商品来实现。这似乎是一个很大的规模,但这是所有的钱在声明。每年2000万的应收账款,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拿回来,但我必须在下一年多拿1000万来拓宽渠道。我做了大量的公司研究,这种模式已经出现在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和家电行业。但是,这些行业的利润率很高,账面利润率很低,将来可能会出现问题。”
中信出版社一直以来都是一本高端金融书籍。在与蓝狮合作之前,它主要介绍版权,现在它把蓝狮视为最重要的原始来源。为了保证出版质量,他们选择了主题,这迫使蓝狮考虑精品路线。“起初,我觉得这是一种限制。现在我想起来了。有人给我们一个话题没有错。可以在市场上发行的图书尽量保证发行量。”吴晓波说。正是在这种模式下,蓝狮出版的所有金融书籍中,单行本总是偏高。
由于单一产品的质量很高,如何规模化是蓝狮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内容提供商最重要的资产是作者团队,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它。贝塔斯曼的吴晓波的想法是继续开发一个开放的作者平台,并吸引优秀的金融作家与蓝狮合作。慢慢地,《蓝狮》的作者队伍从十几个发展到几十个,现在已经有70多位作者合作了很长时间。
“在金融领域,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在哪个公司写作,蓝狮都能立即为2 ~ 3位作者提供写书的经验。”吴晓波如此肯定,因为他不仅挖掘作者,而且培养他们。到目前为止,由蓝狮主办的“中国公司史创作高级研讨会”已经举办了四次。来自国内金融媒体、商学院和知名公司等不同领域的数十名记者、作家和专家应邀出席。用吴晓波的话说,蓝狮为这些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提高的平台。
"接下来,我想为作者建立与最密切合作的公司股份."如何不断整合财经作者的资源是吴晓波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想做的出版业务是集中培育上游."
这些作者撰写的企业历史著作都在蓝狮发起的“100个标杆企业系列”中。这些书包括《汽车狂人李书福》、《郭台铭与富士康》、《苏宁:连锁的力量》、《重建招商局》、《和平大道》等。在商业竞争中,他们几乎控制了顶尖企业的出版资源,这是后来者最大的竞争障碍。
从单个公司的历史到公司管理和业务变化的历史,都是蓝狮主导的内容发布方向,一切都围绕着“干预的记录者”这一目标进行。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蓝狮子:出版界的轻公司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