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2字,读完约2分钟
一直标榜绿色、健康、生态农产品(000061)的中国海南省最近发生了“毒豇豆事件”。让消费者高度关注的有机食品被媒体曝光。为什么人们的期望一再下降,空?两会期间,NPC部分代表指出,食品检测认证“短腿”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质量的重大隐患。
今年1月以来,海南豇豆在武汉连续3次被查出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在上海和广州又发现“有毒豇豆”,导致海南豇豆大量滞销,在市场上形成了海南豇豆不能吃甚至不能吃的恐慌。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省人大副主任吴昌源解释说,海南的农产品一直以绿色、健康和生态产品为主,海南出口到欧美的许多海产品都免于检验,但黄金并不短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喜忧参半的局面。
记者调查了“毒豇豆”事件,发现事件发生地颍州镇是陵水县豇豆集散地。但是,目前全镇只有一个检测服务站和三个检测人员,不可能进行定点和定人检测,只能进行抽样检测。
海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处处长邢奎铁表示,更重要的是,豇豆在出岛的整个过程中不需要逐个进行检测。豇豆平均每两天采摘一次,这也是买卖旺季。个人购买者直接在现场购买,这容易导致漏检。另外,由于检验部门没有处罚权,即使检测出不合格产品,也不能采取局部销毁措施。
部分人大代表认为,食品检验是进入和离开市场的最后一步,但在一些地方存在或不存在,暴露出食品检验存在“短腿”。
"同样给人以很高期望的有机食品往往令人惊讶."河北省承德市副市长、全国人大代表丁万明表示,有机食品被认为是非常安全和高档的食品,因为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合成物质。但实际上,有机食品存在一些问题。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主题:
聚焦2010年全国会议
标题:食品检测认证“九龙治水” 中国出台新政破解难题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