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1字,读完约3分钟

2009年底,柯达关闭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彩色胶片品牌——柯达彩色胶片生产线。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柯达的销售额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下降,降幅超过20%。

乐凯生死劫

一向以柯达为榜样的乐凯将何去何从?

虽然产品线离电影越来越远,但曾被称为“化工部第一电影厂”的乐凯集团在电影时代的辉煌是毋庸置疑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感光材料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来自乐凯。

乐凯生死劫

然而,由于行业的衰退,自2000年以来,乐凯的利润一直在下降。从2004年到2005年,其净利润下降了70%。

对于在乐凯出生和长大的集团总经理张建恒来说,转型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榜样的缺失

现在,这个例子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失败了,乐凯只能自己探索未来的道路。

张建恒参观了柯达的美国总部,在那里他看到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当时,柯达用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给游客拍照。张的印象是:“照片效果一点都不水平,数码照片的水准很差。”

乐凯生死劫

那是16年前。当时,张建恒与柯达高管中的“传统银盐学派”相似:作为一种消费产品,数码相机要取代胶片和相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没想到,仅仅10年后,数码相机就成了受欢迎的消费品。据数据显示,2003年后,传统电影在国际市场的销量开始以30%以上的速度下滑。

2005年,惠普数码印刷部主管彭安东成为柯达新任首席执行官。他的“信息技术”品牌被外界解读为柯达正在加速向数字领域转型的信号。同年,张建恒也成为了乐凯集团的新任总经理。

乐凯生死劫

此时,技术出身的张建恒接任总经理一职充满矛盾:“说实话,我不想担任这个职位。”

柯达消费数码影像集团总裁曾经说过:“未来,我们将一只脚踩油门,另一只脚踩刹车。”我们不知道哪只脚更重。”

2005年之前,乐凯也看不到未来。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乐凯开始尝试各种不同于胶片的东西,如数码相机、喷墨耗材、立体摄影、彩色放大机和偏光镜??然而,由于投资规模小,这些探索并不成功。

乐凯生死劫

乐凯过去50年的光辉历史,在转型面前成为沉重的负担。新旧转型会带来双重风险——原始利润可能会损失,新利润的形成需要时间。

罗伯特·哈伯德(Robert Hubbard)在P&G工作了26年,在微软担任首席运营官7年,他在《毒苹果》一书中指出,一度繁荣的企业在达到顶峰后往往无法继续前进和成功。成功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致命伤害,它会摧毁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理解变化的能力和寻求创新的动力。

乐凯生死劫

柯达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过去的100年里,柯达被认为是美国商业史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电影摄影时代,柯达是无可争议的王者,拥有超过1000项摄影技术专利。即使在数字时代的初期,柯达在技术上也遥遥领先。1991年,柯达拥有1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乐凯生死劫

不幸的是,柯达在数码相机发明后的几年里“冻结”了这项技术,试图延长传统胶片的寿命。

虽然柯达前首席执行官邓凯达在2003年9月提出,但未来的战略重点有必要转向数码影像产品。然而,转型的成本——“削减72%的股息”和“在数字领域投资30亿美元”——已使这一计划遭到部分股东的强烈抵制。在那之后,柯达的数码相机一度占据美国国内市场的20%,但柯达的转型是坎坷的,因为它未能摆脱传统业务。

乐凯生死劫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柯达一直是乐凯学习和“赶超”的对象。现在,这个例子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失败了,乐凯只能自己探索未来的道路。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乐凯生死劫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