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6字,读完约3分钟
世博会“两首音乐”的烟雾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隐性营销。
过去,记者利用“诡计”龙鱼说服马来西亚展厅展示龙鱼粮油产品,从而对上海世博会粮油产品独家赞助商涪陵门进行“隐性营销”。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场景实际上是上演的,只是主角是更大的“两首音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众所周知,2007年12月,可口可乐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合作伙伴。在过去的三年里,两大音乐都加快了中国装瓶厂的布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两大音乐最重要的市场。因此,可以想象,世博会可以被称为可口可乐公司营销的“桥头堡”,可口可乐公司只能赢而不能输。
据粗略估计,可口可乐已经投入了超过30亿元的现金和其他资源来赞助世博会,这相当于可口可乐每年全球广告费用的1/6。然而,这笔巨款和这个坚定的营销计划很可能被百事的“误入歧途之剑”完全“浪费”。
日前,百事公司向媒体证实,百事公司已正式与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签约,并将作为最高级别赞助商参与美国馆的世博展示活动,并获得美国馆独家饮料供应权的独家权益。获得这一平台的成本仅为2008年捐赠给国家馆建设的500万美元。
这将导致一场有趣的对抗:除了牛奶饮料,整个世博园区的饮料将由可口可乐独家提供。但在美国馆,有百事的世界——“可口可乐不准进入”。
事实上,可口可乐早在2007年就向世博局投诉,要求“协调”。然而,美国场馆在世博会中的地位是相当特殊的。与美国大使馆相似,世博局无权干涉美国馆的所有事务。
据消息人士透露,正是由于协调不成功,可口可乐负责相关事务的公关人员纷纷辞职,百事可乐的“隐性营销”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两种音乐”的对峙无疑使“隐性营销”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隐性营销”都是过街老鼠。每个人都大喊大叫,并殴打它,但它一再被禁止和“意外获得”。
根据益普索对2008年42家非奥运赞助商“隐性营销”的调查,误认为这些品牌是奥运赞助商的平均比例高达32.4%,其中乳制品品牌达到57%,甚至直接将真正的赞助商伊利送给pk!
这种“隐性营销”,从道德上讲,无视市场发展规律和知识产权,其品牌的长期影响力和声誉无疑会在舆论的轰击中逐渐消失。然而,“隐性营销”的最大特点是“抓球”。消费者和监管者都很难断定对方的行为确实侵权。
正因为如此,蒙牛给了伊利一个教训。在姚明、成龙、郎朗联合举办的慈善活动“明星秀世博”中,蒙牛通过赞助姚基金的子活动,赢得了慈善世博的旗帜,成为慈善合作伙伴,甚至与世博局的高级官员合影留念!伊利,真正的赞助商,能放弃吗,但是伊利能夺回多少城市?
事实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彻底根除“隐性营销”只能是一个愚蠢的梦想。可口可乐、伊利、涪陵等赞助商的奋斗重点绝不应该是与对手对抗,而是要做好自己的世博营销,利用官方资源支持和赞助特权,名正言顺地击败对手!
所有这些都需要官方的强硬态度。如果像“两个音乐”这样的对抗,在没有赞助的情况下,在世博园区内进行了数以万计的活动,何时才可以自负盈亏呢?
百事可乐通过与美国国家馆的公共关系,打破了可口可乐苦心经营的世博会的营销帷幕。
标题: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争斗世博会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