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3字,读完约3分钟

面对医药行业的激烈竞争,湖南宜丰药业最近在探索新的业务形式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在湖南常德开了第一家个人护理店——尚维个人护理店。宜丰董事长高毅表示,这只是宜丰进入个人护理市场的第一步。未来,它将花费8000万元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开设100家尚维个人护理商店。

10年“药妆”市场标准难出台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报道,尚维第一家个人护理用品商店已经收集了3000多种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和保健食品。对益丰来说,药妆不再是几个产品或柜台,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店和一种新的形式。

10年“药妆”市场标准难出台

高仪的理想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食用补品,在美容顾问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妆品,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服用药食同源的药膳。事实上,深入开发药妆市场正成为许多药店的选择,也是新医改后它们做大做强的新动力。

10年“药妆”市场标准难出台

“这是药房业务创新的典型手段,并将引发传统药房的思考。”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刘思伟肯定了药店的做法。

然而,刘思伟强调,中国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化妆品不得在包装和说明书中标明适应症、宣传疗效或使用医学术语。像这样在药房平台上开发的个人护理品商店,不应该利用消费者的信任心理进行虚假宣传,应该掌握个人护理品和食品的质量。

10年“药妆”市场标准难出台

然而,尽管药妆品的销售有了很好的发展,但在中国药妆品仍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询问了权威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发现没有这样的概念。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负责日化产品的卫生系统也没有“药妆品”的批准文号,也没有“药妆品”的生产标准。

10年“药妆”市场标准难出台

此外,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发现,昆明圣活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600085)、浙江康恩贝股份有限公司(600572)、广州医药集团京秀堂药业有限公司以及江苏、浙江和广东的许多化妆品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药妆品出售,大部分都打着中药药妆品、植物药妆品和天然中药的旗号。冯建军告诉记者,“药妆品”是一个进口的概念。目前,Vichy、la roche-posay、Avene等跨国“药妆品”在国内市场的药店销售,而国内“药妆品”目前没有官方身份。

10年“药妆”市场标准难出台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很多消费者对药店的化妆品持乐观态度,因为药妆品不仅具有普通化妆品的功能,而且比普通化妆品有更好的疗效。此外,毕竟,它们是在药店出售的,应该得到信任。对此,冯建军表示:“中国药妆市场之所以没有认同感,是因为中国药妆市场不够强大,实力也不好。”冯建军认为,要改变药妆市场被外资包围的局面,中国制药企业必须加强研发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让产品说话。

10年“药妆”市场标准难出台

陶金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景辉表示,2009年底,商务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药品流通行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商务部正式成为药品流通行业的管理部门。根据通知,目前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批发企业超过13000家,零售企业超过36万家。行业整体管理薄弱,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数量过大,经营规模过小,竞争力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不规范经营突出,已不能适应体制改革和市场发展的要求。如今,作为行业管理者,商务部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类似问题,如制定“药妆品”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已迫在眉睫。

标题:10年“药妆”市场标准难出台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