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0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医药行业市场的扩张将继续升级,伴随着整个市场格局的调整,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加合理的市场地位。就医药行业而言,具有产品和模式优势的综合竞争力强的企业值得关注。这类企业位于医药行业价值链的最高端,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由于新医改政策仍体现出鼓励创新(如自主定价权)的特点,我们相信医改只会对真正的创新型制药企业更加有利,这些企业有能力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和独家品种来维持甚至进一步提高目前的盈利能力,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医生和患者认可的独家生产商受益于基本药物清单,预计中短期增长率将呈上升趋势。由于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快速增长和独家品种的排他性,独家品种制造商将成为新医改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需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独家品种都是中药,其中有很多品种功效相似,所以只有功效突出、品牌突出的品种才能真正受益。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品牌仿制药取得了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产品质量更高,价格更低,满足了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降低了费用,保证了其发展。中草药受益于市场扩张、产业升级、产业整合和差别定价,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30%-40%的增长速度。
医用耗材,尤其是高端耗材,曾经被国外巨头所掌握。然而,随着全球产业转移,这一领域的本地化替代趋势继续发展,有效降低了产品价格。由于该领域的专利壁垒不如医药领域,我们相信该领域有望率先在国内医药行业取得突破。在完成国内替代的同时,将进入海外市场,这一领域仍将是行业的热点,并将实现超过行业平均增长率的增长。
低端医疗器械满足国内基层医疗机构乃至全球低端市场的改造需求,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面临增长机遇。虽然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与跨国巨头的产品差距较大,但中国医疗器械在低端市场有一定优势,在国内基层医疗机构和全球低端市场有可能快速增长。
就医药业务而言,几乎所有的药品都必须经过医药企业才能到达销售终端(包括大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药店等)。),所以市场的扩张必然会带来医药业务的整体增长。由于医疗机构药品销量大、增长快,是医药业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据估计,2010年医药业务的年收入增长仍有望达到20%,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业态、不同地区的公司增长率会有所不同,北京、天津、长三角、广州的大型医院面临的商业公司增长率有望更高。
商业企业的集中增长速度有望超过工业企业。由于省级招标制度的推广和分销需求的增加,政策因素越来越有利于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就企业自身而言,大型企业也具有规模优势、信息优势、更多的客户关系、更好的成本控制手段和更有利的转型条件。因此,国家或地方商业龙头企业将受益于产业整合和地方保护,继续扩大规模,真正享受市场扩张的好处。
出于增长速度、确定性和毛利率的考虑,我们认为以医院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医药公司可以享受市场拓展的好处,而业务拓展的成本不会过度增加,这是最值得关注的公司。其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等传统医疗中心运营的公司值得特别关注。
标题:医药行业整体格局将更加合理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038.html